
英国脱欧公投后,疑欧情绪进一步弥漫,欧洲民粹主义如虎添翼。谁将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下一个黑天鹅,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欧洲又有一个国家要进行全民公投:意大利修宪公投。相对于英国脱欧公投,意大利修宪公投在国内的关注度并不高。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一个老远老远的欧洲国家弄一个修改宪法的公投,关我啥事?
不过,在大部分西方主流媒体看来,意大利修宪公投结果可能带来的“震撼效应”不亚于英国脱欧公投。
为何要举行修宪公投
相对于英国,意大利的公投则是有些迫不得已。简单说,公投可能死,不公投也会死,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放手一搏,万一能逆转颓势呢?
自1945年至今,意大利已先后有60多届政府上台执政。政府的频繁更换导致意大利政令不畅,立法难以通过,经济停滞不前。近年来,先后有多位意大利政界人士呼吁对现行政治制度进行改革。目前,意大利议会众议院和参议院的立法权相同,所有立法都要经两院批准,这就出现立法法案在两院“踢皮球”,长期通不过的现象。改革后,立法基本上由众议院审批,参议院的作用大大减少。
实际上,修宪改革法案已于今年4月在议会两院通过,但赞成票没有达到法案能够实施的三分之二多数票。意大利宪法规定,修宪法案如果没有获得三分之二多数票赞成,则必须由全民公投来决定。
锡耶纳大学政治学教授卢卡·威尔兹凯利说,无论公投结果如何,伦齐都必须迎接新的挑战,伦齐必须推出其他可持续的深化改革措施,证明现政府的执政能力。
目前最新的民调显示,反对修宪的要比支持修宪的高6个百分点。依照目前的形势,伦齐很有可能会像卡梅伦一样,最终以辞职收场。西方媒体担心伦齐下台将会把意大利推向“右转”。
如果伦齐辞职,意大利要么组建一个看守政府,要么将定于明年举行的议会选举提前。如果提前选举,目前民调支持率最高的是一个叫“五星运动”(Five-Star Movement)的反对党,届时很有可能由该党引领组建一个新政府。
“五星运动”有一个很重要的诉求:就意大利脱欧问题举行不具约束力的公投。啥叫“不具约束力的公投”?简单来说就是看看大家的表态,最终的结果当不得真,不具有强制的法律效力。但问题是,如果大部分意大利人投票脱欧,政府很难选择无视。保不准最后再来个正式的公投,将意大利脱离出欧洲。
欧盟已经有个英国脱离出去了,再来个意大利,还要欧盟怎么玩下去?更要命的是,意大利属于欧元区,和使用英镑的英国相比,融入欧盟的程度更高。意大利一旦脱欧,后续的问题会更多、更麻烦。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
实际上,“五星运动”的崛起已有先兆。今年6月,意大利首都罗马选出了历史上首位女市长——来自“五星运动”的拉吉。她在选举中获得了67%的选民支持。
意大利修宪公投有望5日上午10点出结果;若双方票数接近,将统计海外意大利人选票。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如果公投结果是赞成宪法改革,欧元可能会“一洗前耻”,强劲飙升,成为投资者看好的标的。此外,意大利银行板块可能也会“欢欣鼓舞”,“ 庆贺喜讯”。
但如果此次意大利公投不通过,投资者则可以买进有可能升值的资产,如上所述,好的投资选择可能是瑞郎或日元。此外,保守的投资者可能会购买保险。基金经理Cristiano Bellavitis认为,目前的资产价格还不是最差的,这种情况与英国退欧和特朗普当选时类似。
一旦“反对”票数占多,股票将遭抛售,届时可能会带来抄底的机会,因为有不少被折价的高质量股票值得考虑,如英国的easyJet (ESYJY)、 Pets at Home (LSE:PETS),意大利的Exor (MIL:EXO),德国的Hugo Boss (XTER:BOSS)、Bertrandt (XTER:BDT)、Siemens (XTER:SIE)等。
面向出口的意大利和德国企业将受益于货币疲软,并且受到欧洲问题的影响较小。而中小型企业的股价可能会在公投后一周内下跌20%。
Cristiano Bellavitis表示,意大利公投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利空,但目前市场似乎关注度不高,正如英国脱欧一样。如果意大利人反对修宪,市场很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欧洲股市。
对港股大市有何影响?
市场普遍认为,港股走势或随公投结果而震动。
招银国际策略师苏沛丰则指出,万一结果显示修宪遭推倒,全球股市或有震荡,港股最差将下试22,000点。而资金或会加速流入近期强势的美元,新兴市场的走资潮将恶化,亚洲货币贬值或加剧,从而触发新危机,港股下关则见21,500点。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师叶尚志认为,意大利修宪公投将导致大市以区间震动来运行,主要波动范围在22,600至23,000点之间。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意大利公投对港股大市影响有限。
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就指出,港股已跟随外围转弱,即使深港通通车也难以扭转大市弱势,23,000点是阻力位,更有可能下试22,000点。
那些与公投结果相关的个股有:长和(00001.HK)、汇控(00005.HK)、渣打(02888.HK)、普拉达(01913.HK)、欧舒丹(00973.HK)、利丰(00494.HK)、敏华控股(01999.HK)、思捷环球(00330.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