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巴巴物流战局 海尔电器日日顺甘当“前锋”
时隔三年,海尔电器(01169)1月3日公布,阿里巴巴(BABA)投资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的13.16亿港元债转股生效,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股份。智通财经指出,目前,阿里巴巴以逾28亿港元共计持有日日顺物流34%股权。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拥有表决权。
在新零售时代,物流对于此前的阿里巴巴来说似乎一直是软肋,其物流成本远远大于京东和苏宁。据经济学家郎咸平在2015年8月的研究数据,阿里巴巴快递的送达平均时间为67个小时,每单平均费用达19元,而“老对手”京东快递的送达平均时间仅为10个小时,每单平均费用仅为8元。
阿里巴巴由于没有自己的物流体系,快递都是用第三方物流,导致其在三家当中物流成本最高,且物流速度远远低于苏宁和京东。而京东的优势则在于仓储和配送,包括大件配送,而这些正是阿里巴巴此前的痛点。
京东通过三大手段,使其物流系统远远领先对手。一是通过强大的大数据,预测各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而提前备货;二是依靠自营的高效的物流系统,只送件不收件,物流运力远强于第三方物流;三是精细化管理,程序化执行包装、分拣、派件等,提高效率。
紧接着,在2015年8月,阿里巴巴在打造高效物流的道路上又迈开重要一步。以283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约20%的股权,看上的正是苏宁强大的物流体系。据了解,2016年,苏宁物流已覆盖2651个市县,市县覆盖率90%;全国47977个乡镇,苏宁物流已覆盖40700个,乡镇覆盖率超过80%。
阿里巴巴与苏宁也被业界看好,一方面可以增强阿里的物流能力,扩充线下整合实力,对于苏宁来说,可以解决流量和规模问题,实现双赢。根据苏宁2016年Q3财报显示:实现社会化物流收入同比增长411.11%,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接入苏宁物流云系统,由苏宁物流提供仓储配送一体化的业务。
近日,苏宁再度加码物流投资,苏宁在1月2日晚发布公告称将以4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第三方物流公司天天快递。
如今,阿里巴巴再度扩大日日顺物流股权,而日日顺背后的最终东家为海尔集团,为阿里巴巴线上、线下、物流结合再添一个筹码。
据了解,日日顺为家电、家具等厂商、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日日顺原先服务于海尔集团的家电销售,其配送和安装实现了一体化。不仅如此,日日顺网点遍布全国,深入市、县、乡、村级地区,其优势在于大件配送。
阿里巴巴菜鸟集团的优势是技术和大数据,海尔日日顺则拥有如同“毛细血管”般发达的线下服务网络。如今,二者线上线下网络将进行合作:海尔电器宣布,日日顺物流将向菜鸟集团提供物流服务。而菜鸟集团也将向海尔电器提供一般物流服务,同时,阿里巴巴将向海尔电器提供平台、营销、软件等服务。
对此,海尔电器表示,通过天猫平台,海尔的产品可以更有效触及线上用户,强化与终端用户的交互,从而实现线上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至此,阿里巴巴不仅拥有强大技术和数据菜鸟网络,还囊括苏宁物流+日日顺“二人组”全覆盖的仓储、配送体系,以及众多的第三方物流系统,阿里全方位布局的物流体系,为线上线下整合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不管如何,消费者最关心的仍是快递快速和安全地送达。此外,京东、三通一达、顺丰等也不是等闲之辈,物流业新一轮抢滩登陆战或正在上演。
甘胰岛素获批 联邦制药成为先例
联邦制药(03933)6日发布公告称集团的甘精胰岛素原料药及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的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预期有关产品将于近期推出市场。甘精胰岛素为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是第三代胰岛素产品。而联邦制药也将成为国内同时拥有二代胰岛素和三代胰岛素的公司,在糖尿病药物领域再下一城。
目前国内企业里面持有第二代胰岛素生产批件的还有科兴生物、万邦生物(复星医药的子公司)和联邦制药,而第三代胰岛素的生产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像恒瑞和正大天晴此前就想通过直接申请第三代胰岛素在该领域上弯道超车,但不幸的是,在2015年均被退回,此次三代胰岛素被联邦制药斩获,必定能对市场造成极大地冲击。
据了解,此次获批的甘精胰岛素——“优乐灵”依旧采用的是国际级纯化技术和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完全符合美国药典的标准,疗效及安全性与原研产品相当。在产能方面,联邦制药的甘胰岛素开发已有能力将蛋白的折叠复性率提高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成功实现28吨的发酵规模,可以实现年产600公斤的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医药市场上的甘精胰岛素产品在用法上主要有进口的“预填充式注射笔”和国产的“笔芯+注射笔式”两种方式。为进一步的丰富甘精胰岛素的产品线,联邦制药引进了德国胰岛素预填充注射笔组装生产线,可同时向糖尿病患者提供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笔芯和预填充注射笔两种规格,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甘胰岛素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且国内市场相对空白,该产品对公司业绩有正面推动作用。
现金流出现裂口 互益集团配股筹钱“求生”
由于纺织行业低迷,互益集团(03344)近年来业绩受损情况严重,集团现金流出现裂口,现在公司不得不进行配售股份还债。
1月6日晚,互益集团(03344)对外披露,公司将向潘森配售最多38亿股股份,以及向另三名投资者配售2500万股,配售股份占公司扩大后总股本约84.3%。配售价每股0.08港元,集资最多3.64亿港元,将用作偿还债务及一般营运资金。值得注意的是,配售价较1月6日收市价每股1港元折让约92%。
该公司认为,现在迫切并优先需要进行新股本融资,此次认购事项对公司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互益集团主要从事色纱、针织毛衫及棉纱的生产及销售,也提供毛纱漂染及毛衫织造服务,以及买卖棉花及各类毛衫。据其2016年中期报告披露,公司有流动负债净额约6.631亿港元,亏损扩至1.448亿港元。
对此,互益集团表示,过去数年,由于棉花价格呈现波动及下行趋势,导致纺织行业出现不利的经济环境,再加上集团面对现金流量问题需要以低价出售存货,因此收益减少导致亏损大幅增加。
期内公司收益减少约43.1%,主要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及传统优势递减且商品价格下滑,中国的进出口需求均持续降低所致。另外全球平均棉花市价也有所下降,棉价下跌导致集团棉纺产品的平均售价相应降低,再加上汇率大幅波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及周边国家纺织产品快速发展,欧洲客户市场需求整体下降,因此,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欧洲客户订单持续减少。
截至2016年6月30日,互益集团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420万港元,借贷总额约9.702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互益集团已违反若干银行融资及贷款合同,银行已经书面要求互益集团即使偿还贷款,否则会提起法律诉讼。于2016年6月30日,其相关银行借贷的结余总额约为6.722亿港元。
此外,为了改善业绩状况,互益集团已按比例减少或暂停其棉纺织业务。目前其正将业绩重心转移至毛利率较高的毛衫织造业务上。另外互益集团已透过调整策略,将织造业务销售目标由中国客户转移至欧盟客户,发挥柬埔寨生产厂房低劳工成本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