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35期 2017-03-20(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3月17日,早盘恒指高开,创自2015年8月11日以来19个月新高。盘中恒指走势先抑后扬,此后于24367点左右窄幅震荡,高见24385.81点。国家工信部公布汽车销量月降的消息,汽车股大跌,恒指也随之转跌,低见24237.97点。临近尾盘,恒指收复开盘价。截止收盘,恒指涨0.09%,报24309.93点;国企指数跌0.12%,报10513.52点;红筹指数涨跌0.52%,报4027.45点。大市成交1213亿元,创自2015年8月27日以来的一年半新高。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0.96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25.49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2.44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5.66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目前加息等外围利空因素暂时消除,港股更是重上二万四,但现在市场气氛不太理性,将加息因素当作利好消息炒作,美联储仍维持今年内尚有加息两次的预期。另外,港股于去年九月及今年二月一度突破两万四,但都守不稳,建议投资者可逐步沽出以锁定利润。现时在24600附近见阻力,23900见支持。

今日头条

恒指两万四较难守稳 投资者可逐步沽出锁定利润

QQ截图20170319172304.png

3月17日,早盘恒指高开,创自2015年8月11日以来19个月新高。盘中恒指走势先抑后扬,此后于24367点左右窄幅震荡,高见24385.81点。国家工信部公布汽车销量月降的消息,汽车股大跌,恒指也随之转跌,低见24237.97点。临近尾盘,恒指收复开盘价。截止收盘,恒指涨0.09%,报24309.93点;国企指数跌0.12%,报10513.52点;红筹指数涨跌0.52%,报4027.45点。大市成交1213亿元,创自2015年8月27日以来的一年半新高。

个股方面,汽车股大跌, 新晨动力跌10.06%,报价1.61元;广汽集团跌10.04%,报价12.36元;长城汽车跌8.87%,报价8.84元;五菱汽车、北京汽车、比亚迪等跌逾2%。地产股走低,中海外跌1.58%,报价24.9元;华润置地跌1.1%,报价22.5元;新世界跌1.21%,报价9.82元;中国恒大跌5.23%,报价6.52元;万科企业跌1.27%,报价23.25元。中资金融股走低,中信股份跌1.23%,报价11.26元;中国银行跌0.75%,报价3.97元;工商银行跌0.58%,报价5.16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0.96亿 ,港股通(沪)净流入为25.49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2.44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5.66亿。

消息方面,19日张高丽表示,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城迈出实质性步伐,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目前加息等外围利空因素暂时消除,港股更是重上二万四,但现在市场气氛不太理性,将加息因素当作利好消息炒作,美联储仍维持今年内尚有加息两次的预期。另外,港股于去年九月及今年二月一度突破两万四,但都守不稳,建议投资者可逐步沽出以锁定利润。现时在24600附近见阻力,23900见支持。

热点聚焦

周一热门港股聚焦

丘钛科技:以2.83亿元参与新钜科技的私募配售

丘钛科技(01478)发布公告,3月18日,该公司与台湾上柜公司新钜科技(3630)订立股份认购协议书,拟按每股21.88元新台币,相当于总代价约12.47亿元新台币(相等于约人民币2.83亿元)认购其经扩大后股本约36%。

中国神华:年度净利同比增长41%至249亿元 派息2.97元

中国神华(01088)发布2016年业绩,实现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831.27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加3.4%;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249.10亿元,同比增加41.1%;基本每股盈利为1.252元,拟派末期股息现金每股0.46元及特别股息现金每股2.51元。

中国核能科技:控股股东正与中国核工业集团筹划战略重组事宜

中国核能科技(00611)公布,于2017年3月17日,公司获其控股股东中核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核投资”)最终实益拥有人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通知,获悉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正在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筹划进行战略重组事宜,惟重组方案尚未确定,而最终确定的建议方案须获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川河集团:年度纯利同比增加75.5%至3.06亿港元

川河集团(00281)发布2016年业绩,实现收入约368.1万港元,同比增加88.3%;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3.06亿港元,同比增加约75.5%;基本每股盈利11.71港仙,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凤凰卫视:拟分拆凤凰都市传媒及让其于深交所上市

凤凰卫视(02008)发布公告,该公司董事会现正考虑将该公司附属凤凰都市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建议分拆)的可行性。

公告称,建议分拆仍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尚未就建议分拆向任何中国监管机构提交申请,亦并未根据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就建议分拆向联交所提交申请。董事会尚未就是否及何时进行建议分拆作出最终决定。

万科企业:拟借助外部资本力量 对存量商业地产进行整合

万科企业(02202)公布,于2017年3月11日提请董事会审议的关于集团商业地产整合的议案于2017年3月17日获得全体董事通过。

基于商业地产发展战略,集团决定把印力集团定位为集团商业开发和管理的平台,借助外部资本的力量,对集团存量商业地产进行整合。

港股大涨两个月后 还值得购买吗?

QQ截图20170319175205.png

2017年以来港股涨幅挺诱人,很多机构认为这是由于港股此前估值偏低,以及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进行资产全球化配置造成的,很多人疑问现在追加投资港股是否合适?

市场分析师表示港股出现严重的超买现象:恒指期货15分钟图STC的%K和%D均已进入了极度超买区,有机会发出沽空讯号。由于持仓风险已高,值博率也下降,即市好友于高位不应强行再攻。

如果现在打算投资港股,哪些板块还存在投资机会?随着过去两个月港股上涨8%,现在港股估值是否已经偏高?

天元金融高级投资顾问梁荣浩表示,无论在基础上或是技术分析上,港股相比其他市场绝对不算超买,论市盈率恒生指数只有13.52,DOWS则有19.31倍;虽说近2天大涨,可这2天大涨是发生在差不多一个月的调整后,以9天的相对强弱指数来数现在刚好72,可是一到了70以这阶段,并不可看少之后的爆发力,尤其是在成交配合的情况下。

而对于3月16日港股成交破千亿大涨500点的情况,梁荣浩表示,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局主席耶伦表明加息步伐不会加快,维持2017加息3次的立场;另外荷兰国会大选留欧派大胜,令脱欧风险大减。这两大不明朗风险减退令资金入市追货,刺激港股16日成交逾千亿,恒指大涨。

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策略首席基金经理施斌表示,港股最近两个月为何会有如此高的涨幅?一是过去两年港股基本都处于熊市格局。这两年年均跌幅大概在4%-5%,这导致港股估值持续走低,形成了一个价值投资洼地。二是此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悲观情绪,都集中在港股体现,也是此前港股持续走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悲观情绪正发生逆转,近期中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此前借沽空港股、做空中国的资本已经撤离,大量资本开始涌入估值偏低的港股进行抄底投资,引发了今年以来港股一波上涨行情。

目前市场需要的,是花费一定时间设计更丰富的投资港股产品(借助港股通),让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进行资产全球化配置的兴趣进一步提升。二是香港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否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目前而言,今年很多在港上市的内地公司盈利水准都将有所恢复,但市场还没有完全注意到这个积极的信号。

通常,二级市场投资的最佳策略,就是找出有增长潜力的行业与龙头公司进行投资,获取稳健的高回报。所以建议投资者可以投资一些估值被低估的板块,比如零售、钢铁等。尽管它们面对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经济景气下滑的冲击,但随着经济好转与零售业自主转型发展,这些板块上市公司很可能会迎来估值回归行情。

与此同时,建议投资者不妨从产业投资者角度去判断港股某些板块的投资价值。如此,相比纯粹的股票投资者主要关心上市公司短期盈利增速,产业投资者更关注上市公司长期的经营性现金流,以及通过资产运作实现资产更大的增值,从而获取更长期的投资回报。基于这个投资策略,很多在内地市场尚未上市的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业务遍布全球的香港本地龙头公司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资价值。

对于后市,智通财经研究中心总监万永强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不安因素逐渐消除,港股已经展开突破,接下来的走势会相对乐观。另外,驱动市场的力量主要还是看基本面因素,特朗普刺激计划将持续对美国经济带来好的预期。而中美关系继续向好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利好。因此继续看好港股。

那么,在港股这个池子里,哪些股票更具有上涨潜力呢?

内地资本会在港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定价能力,因而需重点关注内地资金喜好。据悉,内地投资者更青睐熟知的股票,并关注其主营业务增长的长期驱动力,如舜宇光学、吉利汽车、金风科技。AH架构的公司,他们在国内有上市,更符合内地投资者的喜好,因此投资者应重点关注港股通里的AH股。

在AH股中,需要进一步根据AH价差进行细分行业甄选。首先,银行的AH股价差已经接近历史均值,其A股溢价继续缩小的步伐和动力可能会减小。保险、多元金融和可选消费板块目前的AH股溢价仍高于历史均值,价差继续缩窄的可能较大,不建议投资者进入。其次,对于A股和港股整体市场的行业估值来说,险资较偏好的地产、医疗保健、可选消费行业,港股相对A股估值较低,因此,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这些行业。

香港能否借上粤港澳大湾区吹来的春风?

2017-03-19_192335.png

粤港澳大湾区,在2017年第一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议论多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设想已被列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中金在线港股撰文指出,相比世界其它地区的“湾区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一国两制”。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拥有背靠祖国这一最大优势的香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何谓粤港澳大湾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包括“二区九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拥有约1亿人口,面积56,000多平方公里,GDP规模约13,000亿美元,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这些指标毫不逊色于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大湾区城市群。

其实,粤港澳大湾区的设想,早在2009年已有人提起,近年广东、深圳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明确把“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法写进了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广东与内地八省区间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广东九市与港澳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一桥飞架三地,打开了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发展的空间。港珠澳大桥建成将形成连接深港、广佛和珠澳三大经济圈的闭合快速路网,大幅提高香港至珠江口西岸的运输能力。

对标洛杉矶、纽约、东京三大湾区

自上世纪以来,纽约湾、旧金山湾和东京湾成为三个世界一流湾区,其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公认。广东省长马兴瑞近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要对标洛杉矶、纽约、东京湾。

有关专家认为,湾区应具备超级大港、所在区域的创新高地、金融功能发达和交通枢纽等几大要素,还需要具备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连绵群,拥有超级大港口群而非单一的港口,同时还要有强有力的产业集聚圈。如果对应地看,粤港澳恰恰具备这样的基础和条件。比如,超级大港方面,集装箱港深圳全球第三,香港广州分列第五和第六;金融功能上,香港、深圳都有一整套金融体系。这些成为粤港澳探索“湾区经济”的坚实基础;从政策层面上,粤港澳大湾区的打造也逐步从地方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

马兴瑞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不是简单的城市群,而是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交通互联互通等多个方面,相信粤港澳“能在世界大湾区竞争中冲得更快一些、更强一些”。

河套科技园——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样本

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香港、深圳两地签署协议、合作共建河套地区创新及科技园,或许称得上是2017年的首个亮点事件。

2017年1月3日,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香港举行的深港合作会议上,两地正式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同意合作发展河套地区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称,河套地区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适用香港法律,但地理位置上紧邻深圳。深港双方各自发挥要素优势,在创新的全链条上,河套地区能形成开放式的研发创新体系。深港两地的创新合作,将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而河套地区,将推动深港之间形成开放式的创新体系。

香港迎来发展新机遇

近几年,香港特区政府对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给予积极回应,特区政府规划署署长凌嘉勤表示,香港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出海的前沿位置,与内地城市往来频繁。业界认为,大湾区有望成为香港发展的新机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研究、策划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具有现实意义,大家都知道,粤港澳城市群,无论是计算人口的规模,或者是经济的规模,都等于现在欧洲一个中型或者大型国家的规模。随着基本建设的陆续开通,这个“一小时生活圈”或者“三小时生活圈”已经形成。香港和广东一直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合作效果非常好,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表示,现在大湾区内的高铁、轻轨越来越成熟了。大湾区的发展有利于香港融入整个珠三角的发展,扩大产业链,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外资。

全国政协委员、前浸会大学校长陈新滋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可说是百年一遇的机会,“国家把它打造一个计划去推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抓到这个机会,上到这个火车的话,就可以与国家发展起到很大的配合。”他说,香港应要珍惜这个机会,“大家都心中有数,这是给香港发展的很好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学系教授马旭飞说,香港的优势是金融、专业服务,且人才专业化、国际化,而内地恰好在进行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咨询、法律、财会、金融方面的人才,香港企业可“放下身段,勇于去做”。

公司新闻

中国神华疯狂派息590亿 阳光纸业16年净利翻番

2017-03-19_193728.png

中国神华“壕”气冲天 发完90亿再发500亿!

2017年3月18日,中国神华发布派发特别股息预案说明的公告称,董事会建议派发特别股息现金人民币2.51元每股(含税),共计人民币499.23亿元(含税)。就在前一天,该公司董事会已经建议,派发0.46元每股的末期股息(含税),共计人民币91.49亿元(含税)。

对于如此土豪的行为,公司给出了有钱任性的两大理由:

(1)公司存量及经营流入资金充足,既能确定本次派息,不会对公司造成影响,又能保障集团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2)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近几年资本开支规模,过往若干年度已降低。

中国神华公布的2016年业绩属实相当不错,在2016年营收微涨3.4%至1831.27亿的基础上,归属公司股东的利润高达249.1亿,同比大增41.1%。那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真如公告所说的那么优秀呢?

公司业务稳定性较确认。智通财经指出,中国神华在2016年营收增长时,毛利率也有一定的上涨,致使毛利同比增加近45亿,而一般管理费同比减少13亿,其他利得损失同比减少28亿,使得公司全年利润同比增加近70亿。

经营现金流大增,确能支持巨额派息。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经营现金净流入高达818.83亿,同比增长近48%。虽然现金余额411.88亿,同比2015年的423.23亿有所减少,但翻看数据可知,公司因理财产品投资增加近332亿,受限制银行存款增加近30亿,以及三月以上定期存款又增加38亿,因此,综合看来,公司现金流确实能支撑起巨额的派息,而不影响业务活动。

公司资产负债率确实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对比行业其他公司数据可知,中国神华的资产负债率是排名靠后的。

公司负债在减少,资产在增加,资产负债情况仍在优化。公司2016年总资产为5767.29亿,同比增加169.38亿;总负责为1917.6亿,同比减少148.08亿。

综上考虑,公司确如公告内容提及的一样,多方面情况正在改善。

阳光纸业16年净利翻番 纸业淡季也疯狂

继玖龙、理文之后,又一家造纸企业用业绩向市场证明,造纸业的春天来了。

根据阳光纸业(02002)于3月17日发布的公开业绩显示,2016年阳光纸业共计销售产品127万吨,营收同比增长13.4%,达到42.23亿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大幅上涨,由2015年的5130万增长至1.23亿,增幅达到140%。在利润翻倍的情况下,公司毛利率有轻微的跌幅,较2015年20%的毛利率,微跌0.4个百分点,至19.6%。

在公告中,阳光纸业对毛利率不涨反跌的解释是,由于受到部分成本上涨压力,并无转嫁到客户身上。

造纸业在近年来环保政策日渐缩紧,和自由的市场化定价双重作用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过去造纸厂遍布各城镇的光景不在。

加上供给侧改革造成的供给收缩,和市场对包装纸需求的不断上升,更是催化了2016年的纸价。国内多家大型造纸厂在去年屡次上调纸价。

阳光纸业的毛利率高于行业中的几家龙头企业,原本较高的定价或许抑制了阳光纸业的涨价空间,导致在去年涨价潮中,龙头企业毛利率都纷纷上涨,阳光纸业却反而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期港股中的纸业板块有较大的回调,但市场对于全年的纸价还是保持颇为乐观的态度,今年2月份,玖龙纸业宣布太仓玖龙、东莞玖龙牛卡纸、瓦楞纸价格上调200元/吨上下,同期,富阳白板纸基地众多纸企宣布成品纸价格上调100-150元/吨不等。在往常本应为淡季的一季度,纸价仍强势的保持上涨,更是让许多业内人士称奇。而在纸价强劲的涨势下,不知阳光纸业今年是否会再创佳绩。

内地游客不来了 美丽华酒店改行炒房了?

翻看美丽华酒店的股权结构,赫然出现的是李兆基和李家诚的名字,然而此李家诚并非首富李嘉诚,而是李兆基的二公子。或许是继承了父亲的投资天赋,美丽华酒店靠着7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增值收入,在公司各项业务均表现不佳之际,归属股东溢利依旧上涨了4%。

美丽华酒店(00071)3月17日对外公布2016全年业绩,营收下跌4%,跌至31亿港元,年内溢利下降6%。

美丽华酒店主要从事旅游业务、酒店及服务式公寓业务、收租业务和餐饮业务,受困于经济增速下滑,内地访港游客数量减少,2016年的香港旅游业死气沉沉。而各项业务均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的美丽华酒店,也明显感到乏力。

从分部收入来看,酒店及服务式公寓业务2016年收入约为6.38亿港元,除去利息、税费、折旧摊销前盈利(EBITDA)约为2.28亿港元,两者均下跌5%。

旅游业务2016年收入11.98亿港元,较2015年12.75亿港元下跌6%。但EBITDA却跌至2962万港元,跌幅高达60%。餐饮业务2016年收入4.48亿港元,虽然与去年基本持平,但EBITDA同样下降幅度较大,由2015年6290万港元跌至4162万港元,跌幅33.8%。

在上述三项业务盈利能力都大幅下降之际,香港房价却站出来拉了一把美丽华酒店。

集团旗下的美丽华大厦和美丽华商场为主要的收租物业,两项物业合计100万平方尺,可惜的是收租业务没能拯救了美丽华酒店。

2016年公司的租金收入为8.29亿港元,EBITDA7.24亿港元,都与2015年基本持平,真正拯救美丽华酒店的则是美丽华大厦和美丽华商场的投资物业李家诚公允值变动。

据公司年报,美丽华大厦和美丽华商场是公司的主要投资物业,据公司会计政策,投资物业需以公允值计量,两项物业在2016年里公允值增加了7.23亿港元,弥补了美丽华酒店其他业务利润大幅下降的窟窿。

近几年,年事已高的李兆基逐渐将权力过渡给其子李家诚,美丽华酒店就是其中的一项产业,目前美丽华酒店市值93亿,6.8倍PE,而股价在进入2017年之后就一直处于横盘状态,即便近期港股疯狂上涨也不为所动。

如今业绩公布,虽然从数字上看公司今年的盈利变多了,但却是在香港房价助攻下得来的纸面财富,而公司主营业务究竟什么时候起色,或许还要看大陆游客的脸色。

大行点金

中金:小蓝筹海信科龙崛起 目标价上调35%至13.7港元

大行点金

中金:小蓝筹海信科龙崛起 目标价上调35%至13.7港元

中金发表研报表示,海信科龙(00921)小蓝筹股崛起,估值持续改善,并且股价已超过该行的目标价,但公司旗下海信日立竞争力强势,且主流业务稳健,该行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35%至13.7港元。

中金称,海信科龙过去被视为小盘股,估值被低估;此外,子公司海信日立在2016年占公司营业利润的50%以上,并将保持快速增长。因此该公司的估值有望改善,并将逐步被确定为中小型蓝筹股。

报告提到,一线城市消费升级带动家庭VRF市场爆发式增长。海信日立凭借日立品牌,低基数效应以及海信本地渠道优势将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中国目前家庭VRF空调渗透率<5%,预计未来增长将>20%。

花旗:长汽提早减价 长期有助争取市场 维持“买入”

长城汽车(02333)公布折扣计划,高盛认为来得较预期早。该行称,集团提供的折扣涉及10亿元(人民币.下同),平均每部SUV可获折扣3000元。

高盛表示,通常减价计划会视乎第一季的表现,安排在四月进行。而今次稍为提早减价,是反映减少避免汽车购置税,令汽车整体需求增长放慢,维持“卖出”的评级不变。

另一方面,花旗认为,长汽一直以来,会保持经销商有合理利润,估计今次折扣计划的代价,长汽基本上会完全承担,投资者会担心毛利受压,短期不利股价表现。不过长期来说,折扣计划有助长汽争取市场。花旗维持“买入”评级不变。

野村:新秀丽去年纯利高于预期 升目标价至30.5元

野村发表研究报告表示,新秀丽(01910)去年纯利2.56亿美元,高于该行及其他券商预期,主因税务优惠,撇除有关因素,则与野村预期一致,但仍高于市场预测10%。该行提升新秀丽目标价,由29.4港元升至30.5港元,评级“买入”。

该行称,管理层预期旗下品牌Tumi毛利率继续上升,预计目前的64.7%升至下财年的70%,毛利上升所得,用以增加市场推广开支,预期Tumi今财年EBITDA率可与2016财年持平,下财年则升25%。

野村又称,管理层预计今年首季,公司的业务可延续去年下半年的增长,并期望今年可有中单位数增长,在其增加于印尼、泰国、中国内地及香港直营店的同时,整合部度会较预期快,Tumi的新产品会于今年第四季推出,在增加广告开支的帮助下,认为可刺激销量。

里昂:太古地产香港商场零售呈下降趋势 维持“跑输大市”

里昂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太古地产(01972)去年基本盈利仅轻微上升,认为待太古坊一期于2018年重建完成后,可加快其增长动力。该行将集团资产净值折让估算由42%收窄至35%,目标价升5%,由23.5港元升至24.5港元,但缺乏上升空间,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该行下调公司2017至2018年盈测分别2.9%及4%,反映买卖物业入账情况。

里昂称,集团旗下香港商场零售销售有下降趋势,好消息是跌势有所放缓,太古广场及太古城中心情况好转。

此外,该行认为,内地商场零售销售增长强劲,广州太古汇零售销售增长由首九个月的6.5%加快至全年的9.9%,即将开幕的上海兴业太古汇购物中心预租率已达88%。展望2018年,上海兴业太古汇将有全年贡献,另外完成重建的太古坊亦开始有助增长,集团增长动力将逐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