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化9亿美元收购雪佛龙南非资产 囊括500万吨/年炼油厂
3月23日,中石化(00386)经过多轮竞标,与雪佛龙达成销售与购买协议,收购雪佛龙南非公司75%股权和相关权益以及雪佛龙博茨瓦纳公司100%股权,总交易额约为9亿美元。中石化将在5-6年的合理过渡期内逐步完成油站的品牌更替。
智通财经指出,雪佛龙南非公司其余25%股权依据当地法律规定由当地信托及基金公司持有,该交易已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并有待南非和博茨瓦纳相关监管机构审批。
中石化方面称,此次收购包括炼油能力500万吨/年的南非开普敦炼厂、分布于南非和博茨瓦纳的820多座加油站、220家便利店和油库配送设施,以及位于南非德班的润滑油厂。资产纵跨价值链中的炼油、油品和非油销售及润滑油业务。
汇丰此前在研究报告中给予中石化“持有”评级,并将港股目标价由5.25港元上调到6.45港元。
随着原油价格低企,中石化炼油业务利润率得以改善,本次收购提高炼油能力,或将惠及公司利润提高。市场也对此做出正面解读,截至3月23日十点,中石化报价6.17港元,升1.15%,已经比较接近汇丰给出的目标价。
中国中煤能源扭亏为盈 目前无大规模整合计划
去年由于供给则改革,煤炭价格如坐过山车,先跌至谷底然后反弹。受惠于煤炭价格回升,中国中煤能源(01898)扭亏为盈,毛利率大升。
中煤能源去年全年收入606.3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升2.3%,煤炭业务的营业收入增长10.9%至467.08亿元,股东应占利润为17.15亿元,而2015年亏损32.66亿元,每股盈利0.15元,派末期息3.9分。
去年该集团的毛利大增超过1.4倍至98.93亿元,毛利率从截2015年年底的6.9%增加9.4个百分点至16.3%。
中国中煤能源董事会秘书周东洲解释道,因为去年下半年开始,供给则的改革成效慢慢显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改善,煤炭的市场价格从2015年极度扭曲的状态下慢慢回归正常。
他指出,除了煤炭价格上升,公司也努力控制成本,去年成本下降26%,有利于毛利和毛利率的提升。未来煤炭的价格走势仍然要看国家的政策走向,加上环保力度加大,都会导致成本增加,但是会努力把毛利率维持在一个比较满意的水平。
中煤能源煤炭销售中心总经理张国秀表示,内地大力推动煤电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稳定煤炭价格走势。今年初已陆续与相关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目前合同签订规模已覆盖今年的销售目标及产能,合同价为每吨535元。相信合同价对行业有标志性的影响,预料今年煤炭价格每吨在500元至600元水平徘徊。
去年上半年内地煤炭行业正式开启供给侧改革,各大煤炭企业都开始去产能,成效显著。后来煤炭市场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价格开始从低谷反弹,不少煤炭企业都增加产出。相比其他同行在下半年加大生产,中国中煤能源则没有太大动作。
对此周东洲表示,因为公司早已经订立了相关减产计划,本来计划产煤8000万吨,后来也超额完成,商品煤产量8099万吨,没有因为政策放松就大幅增加产量。
煤炭价格有所稳定,中煤能源预计今年资本开支约152.2亿元,较去年大幅增加46%,用于煤炭及发电业务的分别占70.1亿及57亿元。
该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柴乔林表示,煤炭价格已回归正常水平,公司未来会继续严格控制成本,并会将债务水平控制在60%以内。
煤炭行业改革带来整合并购机遇,周东洲表示,行业改革导致一些企业被淘汰,有整合情况。而中煤能源母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去年在国家去产能政策下,也有进行一些资产整合,但中煤能源本身目前并无进行大规模整合的计划。
吉利英国新厂开张 股价超过瑞信最新目标价
英国第一个新能源车生产工厂落成,年产能两万辆,隶属于吉利汽车(00175)。
3月23日,吉利汽车旗下伦敦出租车公司(LTC)在英格兰中部的一座工厂——英国安斯蒂工厂已正式开业,该厂投资超过3亿英镑,将生产新一代电动版伦敦出租车TX5。
据悉,英国安斯蒂工厂是英国第一个新能源车生产工厂,年产能两万辆,目前已经拥有200个工程师。
LTC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古贝(Chris Gubbey)表示,从2013年吉利收购伦敦出租车公司以来,该公司使用的大部分零部件都产自中国。新一代出租车将于2017年晚些时候出现在伦敦街头,并将从2018年开始向国际市场销售。
英国政府表示,英国商业、能源及工业战略部向该项目提供了1610万英镑的资金支持。此外,英国政府还宣布投资6400万英镑,以促进电动出租车的使用。其中,5000万英镑将用于插电式出租车补助计划,还有1400万英镑用于建设电动出租车充电站。
3月22日,吉利汽车召开2016年业绩会,2016年吉利收益53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净利润51.12亿元,同比增长126%,对此公司执行董事洪少伦表示,业绩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新车型带动的,新车型贡献了2016年全年销量增长的76%。
有分析认为,2016年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如今新厂开业,或将带动2017年业绩继续提速。
瑞信也看好公司未来的增长前景,上调吉利2017及2018年盈测11%及18%至79.1亿元及88.55亿元,并将吉利的目标价由8.1港元升40.7%至11.4港元,维持“中性”评级。
截至3月23日收盘,吉利报价11.86港元,已经超过瑞信目标价;但大和新上调吉利目标价至13元,其分析师相信吉利还有近10%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