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60期 2017-05-31(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5月29日,恒指高开,盘中一度倒跌,此后在内房股的强力带动下,恒指企稳回升。午后恒指震荡走高。截止收盘,恒指涨0.24%,报25701.63点;国企指数涨0.37%,报10619.34;红筹指数涨0.55%,报4078.5点。大市成交608亿港元。

个股方面,内房股在中国恒大的带动下气势如虹,涨幅居前。其中,中国恒暴涨22.78%,报价15.2元,连续七日破顶,市值突破2000亿关口。融创中国涨10.45%,报价12.9元;碧桂园涨9.43%,报价9.4元;招商局置地涨10.67%,报价1.66元;龙湖地产涨5.87%,报价3.6元。蓝筹股上涨,涨幅前三的为华润电力、港铁公司、领展房产基金,分别上涨5.72%、3.13%、2.24%。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智慧“五穷六绝”似乎失灵,29日恒指高开并逐级攀升,高见25744.72点,创22个月新高。盘中内房股在中国恒大的带领下再度领涨大盘,也点燃相关成分股全线走高。从技术上看,5日均线是短线维持强势的重要支撑点,目前恒指维持在所有均线的上方,均线系统继续向上发散,港股后市有望继续走高。

今日头条

内房股助力恒指上涨 后市有望继续走高

2017-05-30_190500.jpg

5月29日,恒指高开,盘中一度倒跌,此后在内房股的强力带动下,恒指企稳回升。午后恒指震荡走高。截止收盘,恒指涨0.24%,报25701.63点;国企指数涨0.37%,报10619.34;红筹指数涨0.55%,报4078.5点。大市成交608亿港元。

个股方面,内房股在中国恒大的带动下气势如虹,涨幅居前。其中,中国恒暴涨22.78%,报价15.2元,连续七日破顶,市值突破2000亿关口。融创中国涨10.45%,报价12.9元;碧桂园涨9.43%,报价9.4元;招商局置地涨10.67%,报价1.66元;龙湖地产涨5.87%,报价3.6元。蓝筹股上涨,涨幅前三的为华润电力、港铁公司、领展房产基金,分别上涨5.72%、3.13%、2.24%。

热门股方面,百联集团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与易果生鲜签订《股权转让合同》,阿里巴巴集团向易果生鲜收购联华超市18%的内资股股权,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受消息带动,联华超市收涨24.44%,报价3.92港元。

消息方面,30日新华社发布评论指出:在市场仍处于弱势调整,沪指一度跌破年线的背景下,监管层出手对重要股东减持行为进行规范,无疑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遏制非理性减持冲动,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另一方面,提振投资者情绪,为市场重塑信心。对那些把股市当“提款机”的投机者而言,新规无异于当头一棒;对那些专注于做好企业的股东而言,对那些致力于挖掘价值的投资者而言,对那些在股市中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新规的积极作用将逐渐显现。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传统智慧“五穷六绝”似乎失灵,29日恒指高开并逐级攀升,高见25744.72点,创22个月新高。盘中内房股在中国恒大的带领下再度领涨大盘,也点燃相关成分股全线走高。从技术上看,5日均线是短线维持强势的重要支撑点,目前恒指维持在所有均线的上方,均线系统继续向上发散,港股后市有望继续走高。

热点聚焦

周三热门港股聚焦

2017-05-30_205641.jpg

龙头市值破顶难挡寒冬 地产行业整合加速

2017-05-30_192744.jpg

29日内房股在恒大带领下又燃了,先看下内房股5月以来的涨幅,感受下市场有多疯狂,如果从5月最低点7.5港元计算,恒大已经翻了一倍。碧桂园上涨28.82%;融创中国上涨30.50%;龙湖地产上涨17.80%,招商局置地上涨18.27%;雅居乐集团上涨14.64%。五月以来内房股这一轮暴涨可以说是恒大点燃的,恒大俨然成了内房的一面旗帜,颇有一呼百应之势。

大行是内房股暴涨导火索

中金在线综合指出,此次港股的内房股走出令人诧异的涨幅,固然有去年销售大增业绩改善原因,且由于结转的时滞预期今明年的业绩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但是,导火索主要是大行对恒大的负债情况的重估,此次大摩为恒大的背书或引发港股市场对内房一直以来因为高杠杆而给予低估值的重新审视,是否这种行情可持续?观察其他大行或者评级机构是否会跟进调整评级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港股市场对大行的评级还是很买账的,毕竟大行的专业能力和多年的品牌信誉摆在那里,所以炒港股要注意大行评级的变动,尤其是评级发生上调和下调、首次给予XX评级这类大的变动。

而调控政策仍然是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无疑加息的周期和限售新手段等可能还在传导过程中,未来的合约销售数据是否转向也是一个重要观察指标。大摩也指出投资恒大的风险主要是延迟A股上市以及政策风险、销售增长放缓。

然而,当一场汹涌潮水退去,海岸上留下了碧桂园(02007)、中国恒大(03333)、万科(02202)等龙头房企。

在广东惠州市,一批中小房企正站在碧桂园、中国恒大、龙光地产(03380)、金融街的门前等待被收购的命运。早在2016年7月,碧桂园就一举收购了惠州的8家房地产公司。

在这房地产调控政策最为凛冽的季节,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迎来2008、2009年的命运,即:大的房地产商重新洗牌,小的房地产商即将面临出局的命运。

港股房企资产均值比A股多717亿

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7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简称“报告”)。从报告研究成果来看,在港上市房企实力规模比在沪深上市房企更胜一筹。

根据报告显示,2016年,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总资产均值达到510.24亿元,同比增长25.48%;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总资产均值达到1227.08亿元,同比增长32.60%。如此来看,港股房企资产均值要比A股房企多717亿。

而在营收方面,2016年,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136.84亿元;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营业收入均值为277.20亿元。

港股房企除了在资产、营收规模胜出外,在盈利方面也跑赢A股房企。

根据上述报告显示,2016年,沪深及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净利润均值分别为13.10亿元、49.56亿元,在港上市房地产公司净利润规模约为沪深上市房地产公司的4倍,规模优势明显。

有分析人士指出,一般而言能上市的房企,必是行业中的强者。而在港上市房企平均实力比在沪深上市的房企强,那么,对于更多未上市的中小房企而言,港股房企更像是巨无霸。

房企差距越来越大,大鱼吃小鱼现象自不可避免,而2016年楼市的那场繁荣正是加快行业整合的助推器。

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表现全面改善。但是,大好局面之下隐忧已现,行业优胜劣汰和格局重构进程已经加快,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分化态势加剧。

具体而言,一方面是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在产品、项目、资金、管理等要素的绝对优势下强者恒强,由2017年一季度大型房地产公司的市占率大幅跳涨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断臂求生或黯然离场。在2017年房地产企业需求端、资金端双向受抑的情况下,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已成为必然。

朗诗绿色地产再掀兼并潮

近期房企融资全面收紧,加速了房企的并购整合。

根据工商信息显示,上述朗诗绿色地产吞食的长泰,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仅为800万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该公司净负债及总资产分别约为1927万元及2.68亿元。2016年税后亏损299.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6年底,朗诗绿色地产的总资产约180亿元,总负债约150亿元,虽然其资产规模是长泰的67倍,不过在港股房企中,朗诗绿色地产算是小型房企。

除了兼并其他小型房企外,有些港股房企也在出售物业套现。

5月26日,瑞安房地产(00272)公告称,拟以41.33亿元向万科出售重庆瑞安天地房地产79.2%权益。就在同一天,力宝华润(00156)也在甩包袱,发布公告称,拟以1.75亿元出售力宝置业(泰州)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债权。

另外,近期深圳控股(00604)大幅出售资产也颇引人关注。5月25日,深圳控股公告称,拟以现金总代价54.25亿元向恒大地产集团出售地产业务。同时,深圳控股在5月26日公告称,其公开挂牌出售的泰州市鹏翔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股东债权由靖江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3.6亿元竞得。

有分析人士指出,纵观上述几笔出售事项,虽然表面来看,公司称为了发展战略考虑才出售,但实际上不难窥见公司是在变卖资产套现。房企现金为王,寒冬将至,有些企业为了补充现金,不得不“卖儿鬻女”,甚至把自己都卖了。

信越控股IPO背后 亮点与风险并存

2017-05-30_200523.jpg

近日,信越控股(06038)启动招股,公开发售2500万股,每股发行价0.40港元-0.42港元(单位下同),5月31日结束招股,预期6月13日于主板上市。

智通财经撰文指出,信越控股主要在香港从事平台外墙及幕墙工程分包业务,经营历史已超过20年,其客户主要为总承建商及地产开发商等。

香港的建筑行业上市公司可说是多如牛毛,从行业来看,没什么吸引力,而且香港本地建筑股还频出老千股,部分投资者往往避而远之。

不过,细细研读其招股书后,发现信越控股还真是一个不错的标的,颇有鹤立鸡群的风采。

虽然行业不咋地,但信越控股本身质地不赖,有五大亮点。

其一,市值很小。信越控股股本为10个亿,按招股价上限0.42元计算,市值才4.2亿港元。而港股主板壳价值都有6个多亿。这样市值小,且具有壳价值安全边际的个股,通常颇受投资者欢迎。

其二,估值很低。信越控股2016年净利润为5007.7万,上市开支为743.9万,扣非后经调整净利润为5751.6万,对应4.2亿港元的市值,其扣非市盈率仅为7.3倍。

除去金融地产等重资产板块个股,这样的PE水平可说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至少,今年以来的新股IPO,就没有比它定价更低的。

其三,成长性不低。2014-2016年,信越控股收益分别为1.51亿、2.19亿及2.74亿,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4.7%;期间其净利润分别为3126.5万、4649.2万及5007.7万,CAGR为26.7%。其业绩增速远远高于约5%的行业平均增速。

其四,盈利能力较强。2014-2016年期间,信越控股毛利率分别为33.3%、32.5%及33.0%,稳定在33%左右,而建筑行业毛利率水平一半不到20%,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期间,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0.7%、21.8%及21.0%,稳定在21%左右,同样非常出色。

其五,财务状况较为稳健。信越控股的银行借款仅约1000来万,账上现金就有近7000万,整体杠杆水平很低,资产负债比率仅约12%。此次上市融资后,其财务状况还将进一步优化。

当然,信越控股也并非没有缺陷。

其一,公司2016年经营现金流入骤降。2016年,信越控股净利润为5000万,经营现金流入仅525万,这主要是由于期间贸易应收款增加了5528.6万。不过公司2014-2016年经营活动累计现金流入达到1.13亿,基本与净利润水平相当。

其二,客户非常集中。2014-2016年,信越控股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均在9成以上。期间,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2.4%、85.7%及64.7%。客户太集中,若主要客户流失,将给其带来较大的业绩波动,同时也加大了其产生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

此外,客户过于集中,甚至还增加了公司通过未披露关联交易来增厚业绩的可能性。例如,公司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同业,不排除存在猫腻的可能。

好在信越控股的第一大客户是地产大佬新鸿基地产(00016),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应收账款坏账及业绩造假的风险。公司自2012年起与新鸿基建立业绩关系,能否与这位大金主维持长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综合来看,信越控股市值很小,估值也非常低,成长性还不差,这样的公司难得一见,是非常具有短线潜力的。

当然,信越控股在现金流方面存在些许瑕疵,客户集中度过高也带来了后续波动的风险,再加上部分香港本地建筑股的“斑斑劣迹”在前,稳健型投资者或还需多权衡。

公司新闻

联想欲借高端市场摆脱手机困境 有线宽频注资方案获小股东通过

2017-05-30_203146.jpg

智能手机业务困境持续蔓延 联想寄希望于高端市场

三年之前,联想(00992)将摩托罗拉收购旗下,此举也助联想在手机领域取得优异的业绩,并把联想送上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宝座,仅列三星和苹果之后。腾讯科技金全撰文指出,然而,业界最新的数据显示,联想近期已经丧失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地位,基于这样的形势,联想决定寄希望于高端市场,以阻止旗下智能手机业务不利困境持续蔓延。

在计算机领域,联想一直与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惠普竞争,不过,在截至今年3月的这一财年中,联想重返盈利轨道,但与之相比,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亏损局面却进一步加剧,这主要是由于新产品相关的营销开支和重要配件的成本双双增加。

事实上,联想的手机问题从该公司在2014年以29亿美元的价格将摩托罗拉移动从谷歌(微博)手中收购之后就开始显现了,不过,联想曾努力整合这一业务。然而,在国内诸多低端手机制造商的强大竞争压力之下,联想在2016年全球市场排位一度跌落到第八名。

联想近期还宣布重新调整中国市场业务,此举旨在提升PC品牌的客户关注度。另外,此次重组也正值该公司努力强化移动业务品牌影响力以及将公司移动业务重点调整到高端Moto品牌之际。

目前,联想集团在中国市场上发布的手机共有三个品牌,分别是高端Moto、廉价版联想系列、以及于2015年推出的ZUK品牌。

联想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全球移动战略就是重点关系摩托罗拉品牌,尽管联想仍会继续支持诸如ZUK在内的其它手机产品线。

Moto产品(包括一些配件可拆缷以进行更换或升级的高端系列模块手机在内),一度帮助联想成为巴西市场上的第二大手机卖家,仅位于三星之后。

据联想方面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在巴西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6%,巴西也由此取代印度成为联想手机出货量增幅最大的海外市场,而联想同期在印度市场的增幅则为34%。联想的财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该公司的移动产品平均售价增长了15.1%。

据联想方面透露,如今成熟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要逊色于新兴市场,杨元庆表示,在成熟市场,联想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三星和LG电子,而在新兴市场,门槛较低的状况让“大量中国手机制造商涌入,其中一些制造商通过非理性地手段进行竞争”。

杨元庆还表示,联想今年将与美国市场上的另外三家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此外,联想在西欧的表现也将进一步提升。

杨元庆表示,联想将在从今年4月开始的下半财年期间,努力实现扭转移动业务困境的目标。

有线宽频注资方案获小股东通过 是否裁员言之尚早

有线宽频(01097)获小股东通过永升(亚洲)提供的注资方案,永升(亚洲)主席邱达昌接受有线电视访问时表示,对于注资方案获得接受,心情很好,下一步计划很快就会公布。

对于是否有需要裁员,他认为,要交给新团队从长计议,现在仍然言之尚早,又认为公司做得不错,内部有很多人才,很多部门都健全,希望不会有太大改动。

另外,有线电视新闻执行董事赵应春指出,早前因应前景未明,包括新闻部在内的员工人数已经流失15%。他表示,公司已决定接纳收费电视牌照续牌,现在首要是招聘填补空缺,让运作不致受大影响。

有线宽频总裁吴天海表示,年初至今,公司已自然流失300名员工,占员工数目15%,承诺在易主之前,不会裁员。不过,他称,不肯定目前的15%与永升口中的10%裁员目标相符与否,但透露与永升股权转让条款中,已列明需要保留现有各部门管理层。

新濠国际欲进军日本赌业市场 倾向在大阪开设赌场

有意进军日本赌业的新濠国际(00200)主席何猷龙接受采访时表示,倾向在大阪开设赌场,因为大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日本娱乐场所的地标。

他表示,新濠国际也正考虑在横滨开设赌场的可行性,但公司首选是设在大阪及关西周边地区,因认为东京与纽约和伦敦一样,未必需要综合度假村形式的赌场。

何猷龙指出,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找日本的合作伙伴,进军日本赌业市场,又指不少外国同业也寻找相同的日本合作伙伴讨论合作。

日本参议院去年底通过赌场合法化,但申请赌牌资格、时间表及监管条例等细节仍未敲定。市场普遍认为,日本开赌后,或有望成为继澳门及拉斯维加斯后,全球第三大赌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