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68期 2017-06-19(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6月16日,隔夜美股收跌。投资者正在权衡美联储发出的鹰派讯号与华府政治不确定性因素。16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后迅速拉升涨0.56%,之后维持震荡格局,截止收盘,恒指涨0.24%,报25626.49点;国企指数涨0.37%,报10384.89点;红筹指数涨0.32%,报3986.87点。大市成交798.4亿港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6.53亿,港股通(沪)净流入6.94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4.89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2.46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时市况以反覆偏软为主,因此前港股升破二万六后未能企稳,而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亦较预期急进,为市场带来震荡。若港股短线未能收复二十天线(约25717点),则难以扭转易跌难升的走势,如果A股入摩失败,港股更可能下试25000的较大支持位。

今日头条

大市以反覆偏软为主 收复20日线成关键

2017-06-18_174309.png

6月16日,隔夜美股收跌。投资者正在权衡美联储发出的鹰派讯号与华府政治不确定性因素。16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后迅速拉升涨0.56%,之后维持震荡格局,截止收盘,恒指涨0.24%,报25626.49点;国企指数涨0.37%,报10384.89点;红筹指数涨0.32%,报3986.87点。大市成交798.4亿港元。

个股方面,恒安国际涨1.28%,报55.25元,领涨蓝筹。权重股上涨,中国移动涨0.66%,报84.15元;汇丰控股涨0.81%,报68.35元;长实地产涨0.41%,报61.1元。中资金融股上涨,工商银行涨1.17%,报5.19元;中国银行涨0.79%,报3.81元;建设银行涨0.79%,报6.39元;交通银行涨0.52%,报5.79元;友邦保险涨0.63%,报55.9元。航空股上涨,南方航空涨3.02%,报6.48元;中国国航涨2.79%,报7.74元;东方航空涨0.45%,报4.49元。

洛阳钼业涨6.37%,报2.84元。6月15日,有关媒体称洛阳钼业“放弃”与Freeport-McMoRan Inc(以下简称“自由港”)刚果(金)铜钴矿交易。对此,当日,洛阳钼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收购自由港集团刚果(金)的Tenke铜钴矿56%股权交易已完成。浑水再次对敏华控股发布沽空报告,指责敏华很有可能存在欺诈,并呈现6条证据。截止16日收盘,敏华控股涨8.41%,报价7.22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6.53亿,港股通(沪)净流入6.94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4.89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2.46亿。

消息方面,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对香港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特别重要的腹地,将为香港建筑业带来庞大的机遇。梁振英表示,香港现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规划,希望通过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并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促进城市群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动大湾区城市群11个城市的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对高端专业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他鼓励更多香港建筑师深入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法规、政策、文化,考虑到这些国家开创业务。

招商证券赵文利预测,港股市场下半年虽然上涨的动力不足,但向下的空间也不大,更多的可能是估值徘徊不前,但市场可能出现分化,盈利确实好的公司股价可以继续上升,盈利不达预期的公司可能出现调整。

财经评论员李伟杰表示,现时市况以反覆偏软为主,因此前港股升破二万六后未能企稳,而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计划亦较预期急进,为市场带来震荡。若港股短线未能收复二十天线(约25717点),则难以扭转易跌难升的走势,如果A股入摩失败,港股更可能下试25000的较大支持位。

热点聚焦

周一热门港股聚焦

2017-06-18_223056.jpg

港交所拟设新规则 同股不同权公司赴港上市或成可能

2017-06-18_200035.jpg

同股不同权公司在香港上市或成可能。

腾讯财经撰文指出,6月16日,港交所发布两份公众咨询文件,一份针对设立创新板,以拓展尚未盈利、同股不同权,以及将香港视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赴港上市。另一份则关于收紧创业板转主板的规则,打击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造壳”等潜在违规行为。

以上两项市场咨询自即日开始,为期两个月,将于8月18日结束。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过去10年,港交所的IPO集资在全球名列前茅,但仍需不断提升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吸引高增长的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建设香港的高科技行业生态系统,以及增加收入。

创新板大幅放宽上市规定

设立创新板框架咨询文件显示,计划在创新板之下设立创新主板和创新初板,前者只针对专业投资者开放,而后者也向散户开放。

创新板之下的两个板块旨在吸引三类新经济公司,即尚未盈利、采用非传统管制架构(非同股同权),以及拟将香港视为第二上市地的内地公司两个板块均设快速除牌机制,前者连续停牌90日将自动除牌,而后者若连续停牌时限为6个月。

对于创新主板来说,除了可享受上述三点“优惠”之外,其余上市规定与现行主板上市规定一致。

创新初板的上市要求则较为宽松,对申请上市的公司不设财务或业务记录要求,只需最低市值则达2亿港元,且至少拥有100名投资者。此外,创新初板的上市审批权将交给港交所下属的上市部,而非一直以来负责IPO审批的上市委员会。

李小加表示,过去10年,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内地上市公司IPO集资总额达340亿美元,而上市时未盈利的内地公司IPO集资额达150亿美元,如果设立创新板将给香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创业板以遏制不法行为

近几年,香港创业板公司,上市后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屡屡发生。由于创业板转主板的政策较直接在主板上市宽松,因此创业板被外界诟病为主板的踏脚石。

鉴于以上情况,港交所在另一份咨询文件中建议,修改《创业板规则》和《主板规则》。一来,收紧创业板转主板的要求,二来,进一步区分主板和创业板的定位。如果改革成行,创业板将更名为“GEM”,重点拓展中小企赴港上市机会。

对于创业板转主板的要求,该咨询文件显示,首先需满足上市后公布两个财政年度业绩,以及转板前24个月未因违规而遭纪律调查。现行规则之下,转板企业只需披露一个财年账目,以及12月内未有因违规接受调查。

除以上规定此外,咨询文件也全面收紧了其他转板指标,例如相关企业现金流需达3000万港元(现行:2000万港元),最低市值需达到1.5亿港元(现行:1亿港元),最低公众持股4500万港元(现行:3000万港元),上市后控股股东两年内禁售所持股票(现行:1年),公开发售需不低于10%(现行:可全部配售)等。

如果该项咨询获得通过,港交所给予市场3年过渡期,以适应创业板的规则调整。

此外,为了区别创业板和主板的定位,咨询文件建议,主板上市公司的最低市值,由现行的2亿港元,升至5亿港元,公众持股量最低占比维持25%不变。该项调整不设过渡期,自修订生效日起实施。

浑水完整报告未对敏华股价造成打击 称做空已做好僵持准备

2017-06-18_212728.jpg

腾讯财经撰文指出,在公布做空目标敏华控股后的第九天,浑水基金(下称浑水)在其官网上发布了长达17页的详细做空报告,重申了浑水在香港Sohn论坛上提出的六个论点。

“重申论点是因为敏华对其中四个论点并没有直接回复,我想敏华希望用不回复的方式,掩盖关于这四个论点的信息,同时辅之以股票回购稳定股价。”北京时间2017年6月17日上午,浑水创始人Carson Block对腾讯财经详谈了发布敏华做空报告的来龙去脉,称敏华自上周(5-9日)起的做法,都表明这家公司极度紧张和不自信。

而敏华发言人在6月16日浑水报告发布当天表示,浑水报告内容与此前在Sohn论坛上的PPT内容相似,并没有新论据,敏华早前已发公告逐一回应,如果接下来有新的资料,会在港交所发布公告。

浑水的完整报告并未对敏华股价造成打击。截至6月16日收盘,敏华报每股7.22港元,较上一交易日升8.41%。

面对这一结果,Carson Block称,在周五发布报告是为了让投资人有更多的时间消化报告内容,“由于该公司自己回购、大陆个体投资人抄底等因素,周一(19日)开盘后,短期内也许敏华的股价还会稳定甚至上涨,这是因为交易因素的影响,等空多对战硝烟散去,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浑水有信心在中期取得胜利,而目前不打算对外透露下一步的做空计划。”

做空方式的抉择

为何会选择在6月16日发布详细报告?Carson Block说,自己通常会在周五发布信息,因为这样可以给投资人周末的时间思考,“报告一定要简明扼要,我认为即便是专业投资人,也很少有人会去读一份几十页的报告。”

Carson Block表示,自己在6月7日演讲前,就已经建仓,“虽然我希望在公布目标后的几个交易日内,目标公司就认错离场,如果做空没有立即显效,我也做好了短期僵持的打算。

在浑水公布做空目标为敏华后,敏华宣布停牌。两天后,6月9日敏华复牌,并发布澄清报告。股票复牌开盘即大涨26%。不过,该公司股价高开低走,全天成交额达10亿,创上市以来新高。一位做空了敏华控股的香港对冲基金经理表示,复牌当天,很多空头在7.2港元、7.3港元附近进场,在当天多空对决中获胜,收益率达到16%左右。

Carson Block说,“和刚做这一行时相比,我现在不在意目标公司每日股价的表现,希望浑水的论点最终可以引发多米诺效应。”

浑水做空采取过两种方式,第一,发布详细长篇报告,详列做空原因以及数据。第二,在重要会议上公布演讲公布做空目标,后静观其变。第一种是浑水7年前“猎杀”中概股时的主要手段。浑水做空敏华先发布PPT,一周后发布重申PPT内容的做法,较该机构此前做空路径不同。

浑水的做空类型也分为两种,第一,是对目标基本面信息的分析,这一种方式取胜的关键是说服投资人调整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因为这种方式中,基本面信息容易澄清,所以通常不会发布后续信息,多发报告于事无补。”第二,是对公司造假的揭发,“这一种方式取胜的关键在于对公司过去造假事实的证明,通常要多个回合过招。”

Carson Block表示,通常在会议上公布的做空目标,属于基本面信息质疑类,“而敏华虽然是我在会议上公布的目标,但是它属于第二种造假类,所以会有几个回合的就事实信息的质询。”

浑水复盘做空敏华

Carson Block复盘了他眼中的事件走势。Carson认为,首先,敏华对其做空早有担心,显示心虚。6日和7日上午,敏华分别召开英文和中文两场投资人沟通会,而在7日下午的Sohn论坛上,Carson刚开始发言,敏华股票就停止了交易。

对于这一点,也有市场人士持不同看法,受到浑水影响的公司不仅为敏华。6日的港股市场上,有近50家港股公司的股价有超过平时表现的下跌。比如此前外界猜测的浑水标的通达集团和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6日分别下跌10%和9.4%,而在7日交易日中,两家公司因“幸免于难”而分别上涨8.9%和3.5%。一位港股投资人表示,公司在可能受到“狙击”的担心下,自我保护也属正常。

其次,Carson认为,敏华股票回购是没有底气的行为。敏华发言人在6月16日表示,敏华目前对自身业务和财务表现充满信心,在过去几天内已斥资逾1.3亿港元回购股份,此外,不排除敏华控股主席黄敏利,接下来将增持该公司股份。

Carson称,其过往做空经验中,如果公司在被做空后立即股票回购,而不是证明业务健康,最终绝大多数都以暴跌退市离场。“黄敏利可能增持也非常可疑,如果他真的增持,会在低价增持后公布结果,而不是把公司股价炒高后再增持。”

第三,敏华控股在之前公告中强调,公司控股股东持有24.35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3.51%,确认并没有质押给第三方。有市场观点认为,这或许是敏华在稳定军心,至少敏华的股价可以避免某些公司因大股东质押被平仓后,遭遇断崖式下跌的极端情况

浑水认为敏华提出这一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Carson Block表示,浑水从来没有怀疑敏华大股东是否有质押股票,“这让我们怀疑,除了黄敏利之外,是否有其它重要股东有质押股票。”

公司新闻

长城WEY品牌将扛起向上重任 高鑫零售改革提速或面临博弈期

2017-06-18_215346.jpg

长城旗下哈弗增长放缓 WEY品牌将扛起向上重任

6月12日,长城汽车(02333)上涨21.37%至11.02港元,全天成交金额达到52.13亿港元,这也带动长城汽车A股上涨8.71%至13.86元,成交近10亿元。

就在两天前,长城汽车旗下主打中高端SUV的全新品牌WEY,在位于北京的首家4S店举行了首批量产车型的交付仪式。WEY品牌发布7个月后,产品和渠道终于在北京正式落地。

自4月19日上市以来,这个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口中要“终结豪华车暴利时代”的全新品牌备受业界争议。尽管在10万元区间长城旗下的哈弗品牌力压市场上多数SUV车型,但在高端市场,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品牌价值和性能表现,WEY的品牌沉淀是否能够支持15万~20万元市场?毕竟,哈弗H7、H8、H9的产品向上之路都走得并不顺畅。

但WEY品牌似乎已经找到了品牌向上的突破口。据WEY品牌CEO严思表示,从上市至今,WEY品牌首款新车VV7c/VV7s的订单量已超过2.3万辆,这也被看作股价暴涨的催化剂。

2016年11月16日,长城汽车宣布发布WEY品牌,以老板魏建军的姓氏作为品牌背书。“一个产品一定要有价值,不是定位高端就端着架子。”在去年的WEY品牌发布现场,魏建军说到,这也是WEY品牌的核心理念,更是魏建军的坚持。在他看来,十年前,长城汽车的平均售价从五六万元上升至八九万元,是消费能力升级的结果,也是自主品牌产品品质提升的必然。然而再向上走,自主品牌却遇到瓶颈。未来,WEY品牌将扛起品牌向上的重任。

按照规划,WEY品牌锁定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助力长城向上突破。前期规划4个产品系列,VV7系列、VV5系列、Pi4插电混动版系列、跨界VV7X系列。从已上市的VV7来看,与同价位的自主及合资品牌竞品相比配置优势明显,与同配置级别的合资品牌相比智能化配置突出,价格优势明显。

近日,长城汽车公布了5月产销快报:2017年5月共计销售新车68942辆,较去年同期减少3.76%;今年1~5月累计销售396272辆,同比增长3.02%。

在单车销量方面,一直领跑SUV市场的哈弗H6在5月销量有所下滑,最终销量为35262辆。哈弗H2车系5月销量为15539辆,同比增长达24.55%;同时两款高端SUV哈弗H8和哈弗H9在5月分别售出新车731辆和1144辆,同比分别增长65.38%和57.14%。此外,哈弗H1、H5、H6和H7均出现了销量下滑。

“主要原因在于新旧车型转换及市场需求遇冷。”有长城汽车高层人士表示,随着新车型订单交付以及旺季来临,销量将从6月起开始恢复。

大卖场业务持续承压 高鑫零售改革提速或面临博弈期

面对大卖场业态式微,高鑫零售(06808)开始对旗下品牌欧尚中国和大润发进行实质性的整合。

据中国经营网报道,一份外界流传的高鑫零售内部通知显示,该公司将成立欧尚与大润发的中国共同采购部,并于6月份启动,由大润发商品部总经理吕国铭与欧尚中国区采购总经理苏德华担任共同负责人。采购内容先从百货和杂货开始,未来将纳入生鲜(例如原材料等)商品。7月开始执行区域共同商品的采购,大润发区域采购部将负责欧尚系统共同商品的谈判。

业内人士认为,欧尚中国与大润发业态高度相似,并且同属一家上市公司,在采购和运营上却彼此为战,一方面在人员和资源上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双方形成合力。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新店拓展的加速,大润发和欧尚中国同时出现在一个城市的现象更为常见,双方的重合度越来越高。

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胡春才表示,随着大卖场业态式微,大润发和欧尚中国业绩承压。根据财报显示,在2016年,高鑫零售的同店销售增长为-0.34%,而在2015年,该数据为-3.6%。

早在2016年1月,欧尚中国与大润发就启动了设备联合采购项目,在2016年一整年双方推出24个联采项目,包括货架、烘焙设备、地砖等项目,为其减少了8%的成本支出。

同时,高鑫零售关闭山东潍坊的一家大润发,对烟台的一家欧尚门店变更品牌,位于华北地区山东和辽宁的两家欧尚品牌改由位于沈阳和济南的大润发配送中心提供服务。由于获得了更好的采购价格和配送服务,该等门店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大幅增加。

根据财报显示,在2016年,大润发拥有门店数368家,欧尚门店数为78家。大润发实现销售额为932.9亿元,欧尚中国的销售额为180.68亿元。零售专家丁利国分析,从采购规模上,大润发的体量要远大于欧尚中国。有媒体报道称,新采购部实际由大润发商品部总经理吕国铭来主导。

而欧尚中国的调整也在继续。今年5月份,欧尚中国大卖场总经理沈辉宣布离职。6月,欧尚中国发布了新的大卖场组织架构。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沈辉虽然是欧尚中国大卖场总经理,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太多决策权,并且,欧尚中国在开拓新店上并无太多动作,致使沈辉的部分决策在推进时比较困难。丁利国表示,目前处于整合调整时期,其实也是高鑫零售旗下两大品牌博弈的时期,势必会对旗下团队造成一定影响。

在丁利国看来,将其实质业务进行整合是高鑫零售的必然选择。从股权上来说,欧尚持股数量占优。从经营体量上来讲,润泰集团旗下大润发业务优势明显。在上市之初,大卖场业态竞争力较强,如果贸然进行实质业务整合,阻力势必会比较大。不过,受电商业务冲击,目前大卖场业务持续承压,此时选择整合能够提升公司竞争力。

只是,欧尚虽为国际性品牌,它在中国的业务布局远没有大润发强势。截至2016年底,大润发和欧尚中国拥有门店数量分别为368家和78家。从目前的动作来看,欧尚中国旗下门店大多变更为大润发。

上述消息人士认为,此次成立共同采购部只是整合的开始,最终结果可能是大润发实现对欧尚中国大卖场业务的收购和接盘。“欧尚不会放弃对高鑫零售的股权,只是未来它不再参与中国大卖场业务的运营和管理。”丁利国则表示,欧尚属于全球性品牌,大润发的业务范围大多集中在中国。从品牌价值上讲,欧尚略胜一筹。但是结合在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高鑫零售选择双品牌运营的可能性较大。

Prada股价暴跌 被Gucci两年逆转12.5亿

过去三年奢侈品行业表现最差的奢侈品集团Prada SpA (01913)普拉达集团虚高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暴跌近20%后,UBS AG (UBSN.VX)瑞银6月15日的报告再次给予其沉重一击。

智通财经指出,瑞银在报告中指出,意大利集团股价自低位拉升,主要受中国奢侈品市场回暖刺激,不过,该行认为,普拉达集团的基本面并不能支持其目前的股价,因此维持其“出售”评级,唯将目标价由19.5港元上调至20港元,相当于24倍市盈率。

对于此前普拉达集团号称的数码化及改善产品、门店概念,瑞银表示现时要收到成效言之过早,且面对其市场最主要竞争对手Gucci古驰的强劲复苏和竞争,普拉达集团的市占率有持续下行风险,因此该行下调普拉达集团2016财年息税前溢利预测2%,预计有1.5%的可比增幅。

由于奢侈品市场衰退以及自身低迷的业绩,自2015年6月,普拉达集团一直在39.5港元发行价下挣扎,2016年初更是跌破20港元的心理价位和投行最低目标价。

2016年下半年,欧洲多个国家的恐袭以及人民贬值的影响,中国奢侈市场出现强烈反弹迹象,受此刺激,奢侈品行业公司普遍有回暖表现,普拉达集团股价亦在8月底开始借势反弹,即使在4月12日发布糟糕的年度业绩后股价仍持续上涨,至4月底非常接近发行价,不过最终在发行价门槛前一泻千里。

无论是行业分析师将Gucci古驰和普拉达集团对比,还是瑞银最新的报告认为Gucci古驰将会压缩普拉达集团的空间,均因为在公开市场,Gucci古驰和普拉达集团规模最为接近,而意大利品牌一直避讳登陆公开市场。

Gucci古驰曾经历低迷的2014和2015两年,这也让普拉达集团的净销售一度超越Gucci古驰品牌,在2014财年以1600万欧元的微弱优势晋升为意大利一大传统奢侈品集团。

不过,在2014年底、2015年初Gucci 古驰更换两位核心管理层后,Gucci 古驰和普拉达集团的表现则背道而驰:2015财年当年Gucci古驰恢复增长,而普拉达集团则录得近双位数的可比销售大跌,2016财年,Gucci 古驰成为传统奢侈品行业表现最好的品牌,而普拉达集团则是表现最差的那一个,集团固定汇率销售跌幅9.0%,Prada品牌固定汇率跌幅10.3%。

2016财年,Gucci驰品牌销售额43.78亿欧元,普拉达集团仅有31.39亿欧元,两年间逆转达12.5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