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76期 2017-07-07(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7月6日,美股周三大体收高,科技股领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官员对于何时启动缩表等一些政策要素存在分歧。6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21%,10点之后跳水,之后反复震荡,截止收盘,恒指跌0.22%,报25465.22点;国企指数跌0.33%,报10346.32点;红筹指数涨0.11%,报3975.65点。大市成交780.41亿港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8.12亿,港股通(沪)净流入16.43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出1.97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6.23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中央开放险资可经深港通南下买港股,港股通净流入近日亦显著上升,但由于不少蓝筹今年以来累积升幅不少,纵使险资资金池庞大,但目前投资策略相对保守。后市升势仍要视乎业绩表现,若个别股份盈利预测获市场上调,而估值又相对吸引,预期会成为资金部署重点。不过,随著市场预期联储局会最快于九月缩表,估计仍需一段时间,港股才能逐步消化有关消息,25600至26000为六月横行区间,区间底部暂成短期阻力,若守稳后则有望挑战25800以上水平,今月最低位25200见支持。

今日头条

后市升势仍要视业绩表现 25600暂成短期阻力

2017-07-06_171020.png

7月6日,美股周三大体收高,科技股领涨,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官员对于何时启动缩表等一些政策要素存在分歧。6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0.21%,10点之后跳水,之后反复震荡,截止收盘,恒指跌0.22%,报25465.22点;国企指数跌0.33%,报10346.32点;红筹指数涨0.11%,报3975.65点。大市成交780.41亿港元。

个股方面,中国联通跌1.85%,报10.6元,领跌蓝筹。内银股下跌,招商银行跌1.47%,报23.4元;农业银行跌1.14%,报3.47元;民生银行跌0.9%,报7.73元;建设银行跌0.66%,报5.98元。石油股下跌,中国油田服务跌1.4%,报6.35元;中国石油跌1.21%,报4.88元;中国海洋石油跌0.92%,报8.65元;中石化跌0.49%,报6.09元。内险股上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涨6.02%,报3.52元;中国财险涨6.62%,报14.5元;新华保险涨1.45%,报42.1元;中国太平涨1.22%,报19.86元。瑞信发表研究报告,称国务院支持商业化养老金的计划,相信可改善保险业的投资情绪,带动交叉销售的机会,同时有助提升社会对保险的注意,相信可有助寿险长远的增长。复星医药盘中出现闪崩,截止收盘跌2.65%,报29.4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8.12亿,港股通(沪)净流入16.43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出1.97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6.23亿。

消息方面,港交所6日宣布,本月24日实行收市竞价时段第二阶段,当日起将容许在收市竞价时段输入卖空盘,其限价不可低于“收市竞价时段参考价”,指定指数套戥卖空、股票期货对冲卖空及期权对冲卖空的价格除外。

宏汇证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表示,虽然中央开放险资可经深港通南下买港股,港股通净流入近日亦显著上升,但由于不少蓝筹今年以来累积升幅不少,纵使险资资金池庞大,但目前投资策略相对保守。后市升势仍要视乎业绩表现,若个别股份盈利预测获市场上调,而估值又相对吸引,预期会成为资金部署重点。不过,随著市场预期联储局会最快于九月缩表,估计仍需一段时间,港股才能逐步消化有关消息,25600至26000为六月横行区间,区间底部暂成短期阻力,若守稳后则有望挑战25800以上水平,今月最低位25200见支持。

热点聚焦

周五热门港股聚焦

2017-07-06_224546.jpg

香港RQFII额度扩大至5000亿元 机构申请额度视需求而定

2017-07-06_173247.jpg

7月4日央行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香港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扩大至5000亿元人民币,此前香港的RQFII额度为2700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指出,从2011年试点时的200亿元额度,至如今的5000亿元额度,七年的时间内香港RQFII额度增长了25倍,而这期间RQFII也从不为人熟知逐渐成为众多海外机构布局的业务。

2011年12月,RQFII业务获批展开。该业务初期试点额度约人民币200亿元,试点机构投资于股票及股票类基金的资金不超过募集规模的20%。

至2013年3月,证监会又公布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进行制度优化。彼时RQFII总投资额度已达2700亿元人民币,香港地区合计获批投资额度为700亿元。

到2017年,央行将香港地区的RQFII额度扩大至5000亿元,RQFII的额度进一步扩大,据统计,目前全球RQFII理论总投资额度达到1.74万亿元。而从累计获批情况来看,香港地区最新的RQFII额度已经接近全球累计获批总规模。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无论是MSCI、债券通还是此次政策,都是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理论上任何币种都可以投资,但前期香港离岸市场一度出现内地与香港的人民币额度用尽,导致利率偏高的问题;如果利率偏高的话,债券相通就不太容易,在资金成本很贵的情况下,拿一个很贵的钱来买这个债券就不太容易,所以这次将香港RQFII额度扩大的政策是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措施。

东北证券付立春则认为,此次香港RQFII额度扩大有两方面的背景。“第一,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趋势,之前一个比较严密、有力的外汇监管政策已经逐渐落实,并且在这方面已经查漏补缺的前提下,现在就有条件让资本账户对外开放,这符合让中国更多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的趋势。第二,只有资本账户在人民币的使用上更多一些,范围更大一些,人民币才能真正地实现国际化,这是更大的一个背景。RQFII是中国自己能够控制的,在能控制的情况下额度基本翻倍,扩大了人民币的使用。”

对于此次香港RQFII额度的扩张,多家受访香港机构认为这将促进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投资内地金融市场,加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也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不过,被问及是否会增加申请RQFII额度时,上述受访机构均表示此前申请的RQFII额度还没有用完,后续是否会继续申请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某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总经理表示,“过去的RQFII相对来说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港股通和债券通在效率上、税收上都有一定的改进,这一次的扩大可能更多的是把债券通、港股通没有涵盖的非交集部分进行一定的补充,所以对于有这部分需求的客户RQFI额度扩大肯定是有吸引力的之前申请的RQFII额度还没有用完,如果这些额度不用完也是问题。所以本着用多少申请多少的原则,如果有合适的客户需求将会积极地去布局。

对于香港RQFII额度对内地债券、股票等可能带来的影响,多位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在于情绪面的影响和长期投资风格的指引,短期内的实际影响较低。

鲁政委表示,“此次提高的规模其实对于内地的市场规模来说是比较小的量,而且把香港RQFII额度提高到5000亿元,也不一定都转化为对内地股票和债券的投资,因此此次额度的提高短期影响应该不大。

付立春亦认为,“RQFII额度扩大对债市和A股来说都是一个机会,会有一定帮助,但2300亿新增额度对于A股和债市来说份额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更多还是对市场情绪和象征意义上有正向的影响。此外,RQFII的风格对于国内的投资风格也会有指引作用。”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则表示,“类似MSCI一样,它会使得海外投资人对中国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配置有所增加,更多的资金增量将带来更多的需求,从而提供资本市场价格上行的一些动力。当然,因为这些资金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可能更多的是中长期的价值投资,所以我觉得对相应的标的重估的效益可能会更大、更明显。”

可以预计的是,从近年来尤其是最近两年中国内地金融市场在与国际化接轨不断谋求开放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还会进一步加快,中国资本市场也日益融入到国际资本市场。而未来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对中国资本市场会造成的影响,也需要我们逐步适应。

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 两地券商借势快速发展

2017-07-06_200637.jpg

随着香港回归20周年的到来和“债券通”的成功推出,香港和内地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两地资本市场都迎来历史性机遇。在港中资券商和内地合资券商也将借势快速发展,发挥“桥梁”作用。

新华网撰文指出,近日,证监会批准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两家机构在内地设立本地券商,分别成立汇丰前海证券和东亚前海证券。汇丰银行作为控股股东持有该合资证券51%的股权,东亚银行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9%。

港资股东背景的券商获批,是证监会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港扩大开放政策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实现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表示:“成立合资证券公司是汇丰落实投资中国市场、发展内地业务策略承诺的重要一步。通过合资证券公司,我们可以在内地为客户提供投资银行及金融市场方案,使在内地的服务与香港或汇丰其他主要市场看齐。”

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表示:“东亚前海证券的设立让东亚银行把资本市场及证券经纪业务拓展至内地,令公司内地的业务更多元化。东亚银行将为深化内地、香港金融合作以及推动境内金融市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除了外资机构获准在内地设立合资券商,中资券商在香港也迎来新的机遇。香港回归20年来,中资金融机构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飞跃,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也从微不足道转变为主要参与者。

比如工银国际,近六年承销规模已居香港IPO承销商的中资持牌机构首位。在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丛林看来,内地经济正进入改革深化、转型加速的关键阶段,在港中资券商具有准确把握内地经济结构变化信息的能力,这为其分享国家改革红利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作为资本账户开放的前沿,香港已成为境外人民币业务、QDII、QFII、沪港通(13811.95, 13811.95, 0.00%)、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业务先行先试的地点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也是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国际投资者“引进来”的主要平台。

丛林认为,在港中资券商在这些变化中具备相对竞争优势,可以在中国资源全球优化配置、加强两地金融市场共建、资本长期稳健互动、信息互通、甄别各类潜在风险和机会的过程中发挥“桥梁”作用,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扩大。“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还将持续上升,在港中资券商有望借区位优势深挖内地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借势快速发展。

公司新闻

吉利旗下沃尔沃2019年将实现全部车型电气化 红星美凯龙推进新零售业务

2017-07-06_203721.jpg

吉利旗下沃尔沃2019年将实现全部车型电气化

据路透社7月5日报道,吉利控股(00175)的沃尔沃汽车集团于本周三提出,从2019年开始推出的所有新车型都将是全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这也意味着,将结束近一个世纪以来沃尔沃车型由内燃机驱动的历史。

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设立在哥德堡的沃尔沃也将继续生产已推出的、完全由内燃机驱动的沃尔沃车型。沃尔沃计划使其成为第一家为彻底逐步淘汰纯内燃机驱动车型而设定日期的传统汽车制造商。

长期以来,电动汽车一直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Elon Musk的特斯拉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一直是一家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这份公告标志着内燃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结束”,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Hakan Samuels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报道还指出,沃尔沃将有五种新的车型计划在2019至2021三年之间推出,其中三款沃尔沃和两款polestar品牌的车型将完全实现电动化。

沃尔沃表示,这五款新车型将在所有的车型中增补以混合动力和温和混合动力48伏的混合动力汽车的汽油和柴油插头,未来将都是电动沃尔沃汽车。

自2010年以来,沃尔沃在新车型和新工厂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奔驰和宝马等规模较大的竞争对手主导的高端汽车市场争得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在上个月,沃尔沃就表明将重新塑造旗下Polestar ,使其成为一个关注高性能电动汽车独立品牌,目的是为了和特拉斯和奔驰展开竞争。

此外, 沃尔沃也已采取措施,通过去年新发行的优先股,从瑞典机构投资者那里筹集了50亿克朗,不过该公司表示,尚未对IPO做出任何决定。

红星美凯龙推进新零售业务 2万员工“升级”互联网人才

近日,红星美凯龙(01528)发布官方公告,原总裁李斌将上调到母公司负责投资,董事长兼CEO车建新将重回一线,亲自负责新零售业务的推进。

中国财经网指出,据了解,自去年加盟以来,李斌一直被委以重任,统管线上线下,也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可。在过去这一年多,红星美凯龙向新零售方向稳步推进:线上线下业务互联交融,互联网文化逐渐融入企业DNA,大量既懂互联网又懂商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涌现。

7月3日,在宣布李斌调任同时,红星美凯龙召开了一次互联网全员会议。车建新对李斌进行了肯定:“他在新零售方向上的建设,为红星美凯龙的未来打下很好的基础。”内部人士透露,车建新非常信赖李斌,但他觉得互联网升级速度需要更快。

会上,车建新对公司进行了架构升级,互联网业务将从原先的一个独立部门运营,变成了全条线运营。他在发言中还讲道:“我想和大家一起参与到互联网的管理、技能的学习上来,和各位一起做成中国最好的、最优秀的新零售事业。从今以后,红星美凯龙不再有线上团队线下团队之分,集团2万多名员工都是互联网员工。”

他同时也要求全体管理人员走上一线,与消费者接触,了解用户需求,体察用户痛点,以更好地提供服务。

在红星美凯龙过往的互联网探索中,车建新更倾向从外部找专业的互联网人才来专门做这件专业的事,自己退到二线。车建新同时进行了自我反省:“我的一大错误,就是没有亲自参与到互联网建设中来,我是懒惰和胆怯的。”

这位小木匠出身,初中学历的企业家,用30年把红星美凯龙做成一个横跨地产、家居、文化、影院、资本多领域的商业帝国,靠的就是不断的自我升级。现在,对创新的迫切渴望,战胜了他的懒惰和胆怯,让他急于回到互联网一线。而他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学习互联网。

互联网是技术工具,最终还是要跟家居消费者的需求结合的,这已成为行业共识。在业内人士看来,论起对家居模式的研究、对家居消费者心理的把握,整个行业还无出车建新其右。这也将成为他在互联网升级上的一个巨大优势。

对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而言,尽管从目前来看,从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挖人仍然是最简单高效的方法,但因排异现象导致受阻的先例也不在少数。自己培养则将大大降低这一风险。要知道,这个行业最缺的永远不是互联网人,而是即懂线下又懂线上的复合型人才。

红星美凯龙的2万名员工的“升级”也变得尤为重要了。

李宁加大童装业务投入 明年开始主推新品牌“李宁YOUNG”

童装市场前景可期,李宁要收回旗下童装品牌代理权,并加大在童装业务上的投入。

在日前举办的2018年春季订货会上,李宁公司(02331)透露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推出旗下自营童装品牌李宁YOUNG,预计明年店铺数量在500家左右,超过六成分布在二三线城市。

“相比较规模而言,李宁童装更看重收益。团队组织架构将围绕店铺不断增加展开,以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李宁公司童装事业部总经理胡南说。

他透露,李宁童装运营模式将在现有经销渠道基础上逐步转向零售模式。在规模较大的李宁门店内,李宁YOUNG还会开辟亲子核心区。电商也将成为该品牌的重要补充渠道。

过去,李宁公司旗下童装板块只有LI-NING KIDS一个品牌,采取第三方代理模式运作。到去年下半年,李宁公司决定单独成立童装事业部,着手对童装业务进行重新布局,创立了新品牌李宁YOUNG,下设两条产品线,分别针对3-6岁和7-14岁的儿童。今年6月1日起,李宁YOUNG开始在线上平台、及部分线下门店售卖。今年年底LI-NING KIDS的代理合同到期,明年开始公司将主推“李宁YOUNG”,而LI-NING KIDS可能会从李宁公司的品牌列表中被清除。

和原来的LI-NING KIDS系列产品相比,李宁YOUNG更注重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运动功能需求,延续李宁品牌在产品运动功能属性上的诉求。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童装市场的想像空间增大。2020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或将突破2800亿元。据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为1372亿元,预计2017年童装的年人均消费额将达到1700元。

目前,LI-NING KIDS年营收在两三个亿左右,而部分中国体育品牌的童装业务年营收能达到了7、8亿,甚至是10-20亿元。这意味着,李宁的童装业务还有足够上升空间值得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