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777期 2017-07-10(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7月7日,隔夜美国三大股指遭遇重挫,欧洲股市也走势疲软。7日恒指低开,且围绕开盘价窄幅震荡。截止港股收盘,恒指跌0.49%,报25340.85点;国企指数跌0.91%,报10251.83点;红筹指数跌0.54%,报3954.17点。大市成交700亿港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1.28亿,港股通(沪)净流入15.44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4.82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7.31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围受累就业数据差,十年期美债息上升,市场开始忧虑,早前传出美联储今年9月公布“缩表”计划,资产负债有机会减少数万亿美元,加上12月份各央行加息机会比较高,将拖累港股表现。若美元兑港元跌穿7.8元水平,则会对市场有进一步的压力,港股有机会回整,触及5月19日的低位(25124点),期望在25000点会有支持。

今日头条

“缩表”消息拖累港股表现 后市仍有回整可能

2017-07-09_165940.png

7月7日,隔夜美国三大股指遭遇重挫,欧洲股市也走势疲软。7日恒指低开,且围绕开盘价窄幅震荡。截止港股收盘,恒指跌0.49%,报25340.85点;国企指数跌0.91%,报10251.83点;红筹指数跌0.54%,报3954.17点。大市成交700亿港元。

个股方面,中国联通接连下跌,7日跌1.51%,报价10.44元,领跌蓝筹,上周跌幅超10%,市值蒸发约277亿港元。权重蓝筹股几乎全线下跌,腾讯控股跌1.03%,报价269元;友邦保险跌0.45%,报价55.35元,中国平安跌0.46%,报价54.1元;汇丰控股跌0.27%,报价73.15元。内房股承压,融创中国跌6.92%,报价14.8元,领跌板块;中国恒大跌2.03%,报价15.48元;招商局置地跌1.88%,报价1.57元;万科企业涨1.95%,报价23.55元。内银股走低,中国银行跌1.9%,报价3.61元;工商银行跌1.22%,报价4.88元;建设银行跌0.84%,报价5.93元;交通银行跌0.54%,报价5.5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出1.28亿,港股通(沪)净流入15.44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4.82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7.31亿。

消息方面,新华社7月9日发文称,近期,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监管、交易监管、会员监管“三路并进”,全面强化一线监管。下一步深交所将制定异常交易一线监管指引,上线新版监察系统一期项目,建立全口径异常交易动态监控指标体系;研究建立账户信息共享制度,提升对“看不穿”账户的识别监控能力,加大对重点账户、“黑名单”账户实时监控力度。

财经评论员黄志阳表示,外围受累就业数据差,十年期美债息上升,市场开始忧虑,早前传出美联储今年9月公布“缩表”计划,资产负债有机会减少数万亿美元,加上12月份各央行加息机会比较高,将拖累港股表现。若美元兑港元跌穿7.8元水平,则会对市场有进一步的压力,港股有机会回整,触及5月19日的低位(25124点),期望在25000点会有支持。

热点聚焦

周一热门港股聚焦

2017-07-09_223204.jpg

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 大湾区城市群有望一小时内通达

2017-07-09_172302.jpg

7月7日消息,世界最长海底隧道贯通,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全线贯通。中国证券网指出,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后,届时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

2017年上半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横空出世,受港珠澳大桥主体7月全线贯通和香港回归20周年双重利好刺激,“珠海港”四个月内收获9个涨停,一举成为湾区概念股龙头。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越来越近,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湾”呼之欲出,而作为桥头堡的珠海,更是将进入珠港澳半小时生活圈。

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英国《卫报》称之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大湾区城市群内全部城市都有望实现一小时内通达,极大提高通勤效率,促进经济要素的更高效流转和更集约配置。” 曾多次参与港珠澳大桥项目论证的中山大学郑天祥教授表示。

广珠城轨、广珠铁路双轨通车,已让广珠澳纳入1小时生活圈,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通车,广佛以及珠江口西岸城市与香港空间距离进一步拉近,大湾区城市群基本实现“一小时”经济湾目标。

“大桥时代”先行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近年,珠海机场被香港机场托管后,吞吐量连年递增,2016年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运输起降架次均创下珠海机场历史新高,其中旅客吞吐量增幅在中南地区机场排名第一。珠港机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丘昌贤说:“香港机场的吞吐量将达到饱和,珠港机场可以做香港机场的另一条跑道”。

珠海市将依托港口、机场、跨海大桥等交通配套优势,打造成对内对外连接的桥梁。目前香港已成为珠海第一大外商投资来源地,也是珠海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这一系列优势为珠海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未来珠海将联合澳门成为大湾区创新高地。

多家房企销售额迈进“千亿俱乐部” 分化进一步加剧

2017-07-09_194610.jpg

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发布了1-6月的销售数据。在龙头房企中,除碧桂园、龙湖地产和绿地集团尚未公布6月数据外,恒大、万科等5家龙头房企6月单月销售额合计2702.7亿元;上半年合计销售额11480.67亿元,同比增长50.6%。中国证券报撰文指出,龙头房企5月销售额触及今年以来的最低点,6月由于冲刺半年报业绩,销售业绩明显提升。中原地产研究数据显示,15家龙头房企6月单月销售额环比增长52.6%。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大部分标杆房企完成了上半年的销售目标。不过,在严格调控下,下半年房地产业的趋势性下行难以避免,此前购入大量高价地且资金成本高的房企将面临销售和资金的压力。

冲业绩致销售大增

分析人士表示,在本轮房地产调控中,区域市场出现明显分化。一二线城市在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下,楼市交易量迅速回落,但三四线城市交易量增长,使得重点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房企业绩表现突出。此外,去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红火,不少房企将年底的部分销售额结转至今年一季度,导致一季度销售额大幅增长。

就单月表现而言,5月房企销售业绩普遍创今年以来新低,部分公司销售额环比下滑,但6月由于冲刺半年报业绩,多家房企当月销售额环比大幅增长。

具体而言,虽然碧桂园尚未公布6月销售数据,但从该公司前5月销售2442.2亿元来看,预计碧桂园、万科、恒大占据前三名的局面保持不变。三家公司上半年销售额均在2400亿元以上。其中,万科6月实现销售面积34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4%;实现销售额491.3亿元,同比增长15.90%。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6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61%;累计实现销售额2771.8亿元,同比增长45.82%。中国恒大6月实现销售额611.2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额2440.9亿元,同比增长72%。

此外,融创中国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088.5亿元,同比增长89%。保利地产上半年实现签约金额1466.13亿元,同比增长32.53%。

结合前1-6月数据和上市公司公告分析,上半年至少有5家房企的销售额迈进“千亿俱乐部”,包括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地产、融创中国,尚未公布6月业绩的龙湖地产和绿地集团也有望进入。

房企分化加剧

虽然龙头房企表现突出,但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今年难以再现去年全行业红火的局面,房企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剧。

多位上市房企高管表示,龙头房企上半年业绩增速居前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土地及项目储备丰富,不少项目在调控前已入市,项目价格也处于高位。

同时,众多中小房企面临销售不畅、土地价格和资金成本高企的压力,部分房企选择被兼并或退出市场。上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地的产权交易所,房地产公司股权挂牌转让的案例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是中小房企,不少项目转让时还附带债权。另一方面,万科、融创中国、蓝光发展、阳光城等多家上市房企加大对房地产项目和房地产公司的收购力度。例如,近日万科在董事会平稳换届后即豪掷551亿元,拿下广州广信房产资产包,其核心资产是位于广州市核心区域的16宗可开发土地。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规模化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房地产的市场容量一年也就10万亿元左右,如果未来3-5年出现2-3家规模上万亿元的房企、30家左右的千亿元级房企,则其他房企在规模方面没有优势。对于中小企业房企来说,要么被挤出市场,要么通过转型做得“小而美”,以保有一席之地。

行业利润率料回落

业内人士预计,房地产市场的增速将逐步放缓。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有所放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8%,较1-4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11月以来首次回落。同时,1-5月的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速较1-4月回落2.8个百分点;1-5月,商品房新开工同比增长9.5%,较1-4月回落1.6个百分点,而5月单月新开工面积增速环比回落4.9个百分点。

行业利润水平将受资金、土地成本上升影响而回落。同策咨询研究部数据显示,去年房地产业平均净利润率为10.43%,虽然较2015年的10.04%略有回升,但净利润率并没有因为行业处于上行期而大幅上升。今年上市房企的平均净利润率可能下降至8%-9%,“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可能加剧。

公司新闻

高鑫零售首家O2O生鲜店上线 天鸽互动发力短视频

2017-07-09_203541.jpg

高鑫零售首家O2O生鲜店上线 实现传统商超业态消费升级

高鑫零售(06808)旗下大润发飞牛网打造的生鲜O2O项目“飞牛优鲜”,7月7日9点正式上线。大润发表示,此举是为了实现传统的商超业态的消费升级,把曾经流失的年轻人重新拉回线下。

智通财经指出,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大润发中国董事长黄明端今年2月份在业绩会上曾表示,高鑫零售未来三年的发展策略已经确定,除了卖场的扩张外,在今年五月至六月,将推出类似于阿里巴巴旗下"河马先生"概念的生鲜店,并以此作为打入一张城市市中心的品牌。

首家飞牛优鲜在大润发杨浦店内改建上线,门店展示部分与大润发杨浦店重合,以店为仓,从前端拣货到后库的装箱,都是由物流带来传送,这套设备在传统大型商超使用尚属首次。

飞牛优鲜有独立的APP,飞牛网帐号可直接登录飞牛优鲜,进行在线购买,1小时左右就能收到购买的商品。飞牛优鲜包含5000个sku,主要以生鲜食品为主,经营品类涵盖生鲜、进口食品、日用百货、快消等分类。此外,飞牛优鲜对部分品类进行了选品升级,引进了更多进口、中高端商品。

据了解,截至2016年12月底,高鑫零售在全国共有446家综合性大卖场,其中在2016年新开的有38家,其中欧尚5家,大润发33家。高鑫零售在2016年进入全国79个新地点,有69家卖场在建。

天鸽互动发力短视频 目标为吸引用户

天鸽互动(01980)近来业绩亮眼,去年净利润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预计继续大幅增长。证券时报指出,该公司董事兼首席运营官麦世恩7月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移动互联时代,直播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利润释放期,至于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公司的目标并非盈利,而是吸引用户。

麦世恩称,天鸽互动在PC时代取得了好成绩,2014年遇到一个瓶颈,流量基本上不再增长,其他中小平台就更加不行,淘汰了很多企业,这时候又迎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刺激新消费,但是移动互联时代需要一段时间,公司5个平台全都推出移动端,可以在移动端和PC端同时直播,现在转移已完成,公司70%的流量已转到移动端。而且移动端的获客成本要更低,天鸽互动获得一个PC端客户要10-15元。

至于YY和陌陌取得的成绩,麦世恩称,陌陌从同城交友切入,用户量较大,YY从语音切入,市场有所不同。公司典型客户有两类,其中90%左右是三四线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另外10%则是一些中高收入群体的小老板,如煤老板、包工头等。用户主力主要位于三四线城市,占比最大,付钱最多。一线城市娱乐项目比较多,所以参与的人少。此外,还有一部分资深用户喜欢大屏的体验,是深度大屏用户,付费也很积极。

天鸽互动下属有5个平台,目的是为了抓住不同群体。“我们抓住了核心诉求,那就是陪伴,一部分是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陪伴。”麦世恩称。天鸽互动还在东南亚有推广,比如泰国推广的直播业务,都是泰国的主播和泰国本地的用户,完全本地化。

针对政府对视频的监管,麦世恩表示,天鸽互动定位是娱乐,政府对这方面还是鼓励的,政府监管的主要是政治、新闻类节目,作为资深从业公司,适应监管要求是强项。

天鸽互动也在发力短视频,不过麦世恩表示:“短视频推广不是为了盈利,是为了帮助天鸽互动更好进行推广和引流。”

药明生物协助生产的艾滋病药物获美国FDA审评资格

近日,药明康德合作伙伴中裕新药(TaiMed Biologics)宣布,美国FDA已经接受了艾滋病突破性药物ibalizumab治疗多重耐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MDR HIV-1)的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FDA对该新药的目标批准日期(PDUFA)是2018年1月3日。

Ibalizumab是由中裕新药创制、药明康德关联公司药明生物协助生产的创新药物,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首例在中国生产、并得到美国FDA批准进入美国临床试验的无菌生物制品。该药物曾在2014年获得FDA颁发的“孤儿药”资格,2015年获得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药明生物(02269)是药明康德旗下的生物药外包服务板块,于今年6月1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按照2016年收益计算,药明生物技术在中国生物制剂研发服务市场排名第一,在全球生物制剂研发服务市场排名第五,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8%及1.8%。

药明生物2014~2016年分别实现营收3.32亿元、5.57亿元及9.8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是4198万元、4451万元及1.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