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览财经研报】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再显“英雄本色”,而创业板再度走上探底之路。博览研究员要强调的是,当前的政策环境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更加重视干实业的企业,更加希望看到那些能够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实干型企业享受高估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今日A股之分化,已经不是单纯的白马与成长的分化,也不是简单的创业板和上证50的分化,而是实干型企业和“PPT”型企业的分化!
招行一纸诉状,不仅保全了自己的资产,更再次“凸显”了大白马的“安全性”!
11日的市场走势似乎又回到了此前“一九”分化的格局中。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单边上涨,创业板则继续下挫。而上证50当中银行股的表现最为抢眼——
●借着“逼乐视”实现“自保”的招商银行,股价又开始上涨;
●成功吸引了“游资”的平安银行(中信上海古北路营业部就买入1.34亿)更是高歌猛进。
而创业板,则在乐视风波持续发酵,以及“神雾系”频现“闪崩”的冲击下,开始了新一波“下行”!
博览研究员认为,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引领银行股再度强势崛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A股投资者的风格偏好和宏观政策的调整对A股生态结构带来的变化。
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无论从银行股的资产质量的改善还是资金的风格偏好来看,银行股这类“权重蓝筹”都是安全边际较高的资产。
而即使政策“转变”,资金仍然对高举创新创业旗帜的创业板没有胃口,各路资金还是喜欢围着安全边际较高的白马股转圈。
我们该如何看待市场在新的政策条件下的这种风格偏好?
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市场在二季度所呈现的“一九”分化的情况。那时,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持续表现强势。在当时的政策条件下,市场抱团上证50和“大白马”的风格偏好形成的直接原因,博览研究员6月9日在《宁犯市场错误、不犯政策错误:“抱团”上证50与白马股的“政治正确、经济理性”》一文中指出了三点——
1、“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是市场的最大“下行压力源”,如果具体调控“金融风险”的监管层对风险程度和操作过程也“并不确定”(银监会还在摸排商业银行的“风险规模”,证监会不断在IPO、减持等问题上“微调”),那么,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性也就“难以评估”!
2、既然“政策不确定性”风险难以“评估”,投资人就只有“彻底规避”,因此,作为“政策不确定性‘绝缘体’”的上证50权重股与消费白马股,自然“奇货可居”!而类似“中小创”这样的“持续下跌、拥有技术性反弹空间”的“便宜货”,却也只能“有价无市”!
3、对大资金而言,面对难以确定的“强监管等政策风险”,“宁犯市场错误、不犯政策错误”,是其不得不在上证50与白马股上“抱团取暖”的“政治正确、经济理性”的必然选择!
根据上面的论述,此前市场抱团白马股的根源,就是首先要回避“政策风险”。
而现在市场要“回避的风险”,已经变为类似乐视、神雾这样的“市场风险”。
博览研究员此前的研究表明,自6月中旬以来,有关强监管、创新等政策大概率将有所调整,而这种调整意味着政策风险的下降!
而随着政策风险的相对降低,此前凭借“政策安全性”积累了相当“涨幅”的大白马等,在6月底-7月初这段时间,经历一次不算长的“风险释放期”。
按照博览研究员的理解,政策安全性在彼时压制了涨幅过大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因为彼时投资人对“政策不确定性”这个“系统性风险”更加厌恶,而宁愿在大白马上“冒险”去承受“可以估价”的“市场风险”。
而一旦监管政策有所调整,“政策安全性”带来的“护身符”效应就显得不再“必要”,股价上涨所积聚的市场风险,就有了宣泄的必要与可能。
在6月底-7月初的这段时间内,大白马相对“成长股”(尤其是中小板的涨幅更加明显,已经率先突破4月初的“监管顶”)显得有些弱势了!
创业板连日走弱已经不是政策风险上升,而是政策风险让位于市场风险的结果
就在此时,权重蓝筹开始“自救”了!
招商银行一纸“冻结资产”的诉状,不仅将自身的信贷安全置于“法律保障”之下,也随之将乐视潜藏的巨大隐患“诱爆”,让同样潜藏类似风险的中小创,再次沦为“风险策源地”!
而此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了“股价上涨的风险”,而业绩仍然具有“可持续性”,政策环境友善、信贷关系良好的上证50、大白马,再次“重回”市场的核心!
从这个角度深入下去,我们发现,如今,创业板的连日走弱并非政策风险的上升,相反,恰是政策风险让位于市场风险的结果。
以乐视网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故事的“崩塌”,无疑让市场对于许多打着创新创业的旗号进入创业板的高估值上市公司失去了信心。
而神雾系等的闪崩,进一步虐杀了投资人对中小创刚刚捡起来的“兴趣”……

虽然,6月中旬以来,创业板出现了短暂且相对弱势的上涨(类似的反弹,在创业板泡沫破灭的道路上也曾几度出现),遗憾的是,每次都是昙花一现。即便是当前政策“再次”重视创新创业了,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又将回到那个靠“PPT”就能吹大估值的时代。别忘了,我们的政策重心还是:“脱虚向实”。实者,实干、实体、实在也!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奔。”创业板目前最大的现实就是“水落石出”——
政策和资金相继退潮之后,创新创业当中潜藏的“礁石”逐渐浮出了水面,行业风险进入了一轮释放期。
创业板再度走上探底之路,从表面上看,是市场风险盖过了政策风险,但从根本上说,是当前的政策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更加重视干实业的企业,更加希望看到那些能够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实干型企业享受高估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今日A股之分化,已经不是单纯的白马与成长的分化,也不是简单的创业板和上证50的分化,而是实干型企业和“PPT”型企业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