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览财经研报】7月初以来A股反复震荡。如果以深圳成指来衡量,其已经围绕10500点窄幅震荡12个交易日了,且板块轮动较快(白马、金融涨了两天,就回调,创业板受乐视、闪崩等事件冲击连续下跌,12日又开始反抽)。政策风险的下降看来尚未换来市场风险偏好的明显回升。
究其原因,博览研究员认为,关键在于,6月下旬以来“强监管、去杠杆”政策微调,有关方面再次集中强调“创新、改革”,原来遏制市场情绪的“政策高压”风险相对缓和,决定行情中期走势的主次矛盾正在切换,而当前市场正处在这种“切换”过程当中,各种热点也趁机“粉墨登场”,各领风骚几天!
而只有当这种“主次矛盾”的切换完成,市场的领涨品种明确,行情才能最终摆脱这一“混沌”格局!
必须强调的是,博览研究员认为,在政策高压“缓解”之后,此前被“政策高压”掩盖、压制的市场风险开始释放:乐视风波、神雾闪崩,乃至白马股的回调等,都是这一市场风险释放最直接的体现。
只不过,原本凭借“政策安全性”而被市场“选择性忽略了股价高涨风险”的白马股,在政策高压缓解,股价上涨风险开始释放之后不久,“幸运”的遇到“乐视风波和神雾闪崩”的“援助”,令市场再次领悟到,白马股的股价风险再高,也比中小创当中那些“地雷”来的“安全”!
于是乎,回调不久的白马股又被捡起来,业绩确定的金融股又被游资追捧,而稍有稳定迹象的中小创,则再次大幅震荡!
因此,尽管12日的市场再现白马股、金融股回调而中小创反弹,但上述“反复震荡、轮动”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完结,后续市场的“复杂性”仍将延续!
而最终能够“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只有“业绩明确”的那些优质标的,毕竟,在政策趋紧(更多强调盘活存量)、资金减少(6月的M2增速再创新低,只有9.4%),市场只有、也必须靠“业绩”说话!换言之,这是一个业绩为王的时代!
下半年市场的热点不必执着于“漂亮50”还“错杀股”,谁有业绩,就跟定谁!而不必受制于短期市场谁涨谁跌!
是什么压制了当前市场的风险偏好?
问题的症结在于——
主次矛盾的转换引发了市场乱象!即政策风险让位于市场风险,或者说此前被政策“高压”掩盖的市场风险不断释放,压制了投资者的做多情绪。
6月以来中国的强监管政策相对5月之前,在力度上明显缓和。不仅如此,决策层还释放了中国宏观政策将进一步调整的信号——
◆一方面,监管政策将从此前单纯的“做减法”转向“针对性(服务实体)做加法”;
◆一方面,单方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转向与“双创”之间寻求平衡,继6月克强总理“借微信的成功,谈对创新的包容”之后,李克强总理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
考虑到此前克强总理的“座谈会”,邀请的与会企业家,多数是新兴的消费与科技企业代表,以及博览研究员在近期观察到的,6月中下旬以来,一行三会越来越多的强调“鼓励创新、改革”,据此,博览研究员才判断,“强监管、去杠杆”的政策高压有所“下降”,相关的“政策不确定风险”,也就有所缓解。
最先反映这种政策风险缓和的板块就是白马股的走弱。六月底以来,以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为代表的一批“大白马”相继步入调整周期。市场普遍的观点是,这些前期涨幅较大的白马股估值已经较高,且面临中期业绩兑现的风险。换句话说,除非业绩增速达到能够进一步推升白马股估值的要求,否则白马股将面临着一定的估值过高或业绩增速不达预期的风险。
而博览研究员也已经注意到了政策风险的下降必然会导致龙头白马股和上证50的市场风险进入一轮释放周期。然而,我们无法准确评估这些风险究竟有多大,其释放会持续多长时间(乐视风波和多股闪崩,又让白马股的“业绩稳定性”得到凸显,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市场风险释放过程的波动性和反复性)。
创业板的情况则更加复杂!
创业板中被错杀的绩优股也在6月份的市场整体回暖中有所表现。博览研究员此前判断,一旦政策风险下降,前期主要受政策风险压制的创业板中被错杀的超跌股有望再度崛起。从市场实际的走势来看,这些被错杀的超跌股的涨势令人倍感失望。看起来,“错杀股”的修复动力仍然不足以对抗前期被政策风险所掩盖的市场风险。
“乐视危机”和“神雾闪崩”这类市场风险,就像两个千斤顶压在了投资者身上,大家比以往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若是想要一个美好的未来,就不能轻信创业板的“花花公子”们的故事。这些“花花公子”的估值泡沫的破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最大限度的暴露了他们内在的脆弱性——
一方面,缺乏行业竞争优势、市场容量饱和、盲目扩张、寄生式增长、产品研发进展缓慢、产品导入面临重重阻力等等一系列行业风险或企业自身经营所累积的风险不断被“显化”。
一方面,相比白马股对政策风险的“免疫力”,在中国宏观政策倒逼企业“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这些靠“烧钱”做大的企业正面临着一波又一波来自己资金面的冲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清楚的看到,就短期而言,市场风险是左右当前市场情绪的主要变量。正如上文所述,现在难以确定市场风险的释放到底会持续多久,对市场的杀伤力有多大,因此我们对短期市场走势持谨慎态度。大盘反复震荡的格局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通过近期市场的分化来看,上证50的走势仍然强于创业板,这再次证明上证50和龙头白马股,不仅“政策风险”小于创业板,即使是市场风险,总体上远远小于创业板。
究其原因,博览研究员认为,在政策趋紧(更多强调盘活存量)、资金减少(6月的M2增速再创新低,只有9.4%),市场只有、也必须靠“业绩”说话!换言之,这是一个业绩为王的时代!
数据显示,上半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18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5353.2亿元,同比增长18.6%;
今年以来,央企各月效益均保持两位数增长,6月当月实现利润1596.7亿元,为单月利润历史最好水平。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盈利,48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29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了20%。
博览研究员认为,在这个“不搞大水漫灌”的时代,资金的“脱虚向实”,加速了股市的“业绩为王”的特征,下半年市场的热点不必执着于“漂亮50”还“错杀股”,谁有业绩,就跟定谁!在这种趋势下,那些尚未被充分炒作、股价还有想象空间的二线蓝筹股,以及部分拥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各细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将会受到资金更多关注!
未来,可持续成长的优质公司将获得市场给予的高估值。而“蓝筹溢价”不仅会推动A股估值体系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也将引领A股赚钱逻辑真正完成从“投机”向“投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