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近期新闻和猜测不断的万达系和王健林,一段时间来公开场合露面不多的许家印可谓春风得意。
继26日大涨18%之后,中国恒大27日早间直线拉升,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中国恒大涨13.88%,报23.800港元,其市值达3116亿港币,兑换人民币约2688亿元。而万科总市值(A+H)约为2500亿元左右。这也是恒大市值首次超越地产龙头万科。
数据显示,随着26日大涨,中国恒大成交金额环比放大近4倍,股价涨18.08%收于20.9港元/股。同日,港股通净卖出中国恒大6.16亿港元,创该股2017年登榜成交活跃股以来净卖出第二大规模。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港股通净卖出恒大28亿港元,1亿港元以上净卖出达到13次,最新持股比例为2.7%。
相比之下,王健林和万达的境况则有些“失意”。恒大业绩大超预期的同时,万达却在疯狂甩卖资产,继文旅、酒店资产打包卖给融创和富力后,近日又有消息称南昌、盐城等地万达广场也易主。再从王健林身价来看,今年年初王健林还以330亿美元身价位居国内富豪榜首位,但目前其资产净值已缩水至304亿美元,排名滑落至第三位。
超预期业绩表现促股价大涨
事实上,尽管中国恒大近期一路高涨,其6月股价经历了一轮盘整。香港南华金融集团高级策略师岑智勇表示,很明显,恒大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其近日发布的非常好的盈利预喜推动,这也促使资金大幅流入恒大。
恒大25日发布公告称,预期本集团截至2017年6月30日半年度录得之未经审计净利润为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根据恒大去年上半年71.27亿港元的净利润推算,恒大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将超过213亿港元。
这一业绩预告,远超市场预期,也超过了恒大自身的预期。此前,恒大公布的业绩预期显示,公司2017年全年净利润将达到243亿,如今,上半年净利润已逼近这一数额。
由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方式均采取了预售制,从销售到交楼存在时间差。所以,房企当年的销售的大部分体现在次年的营业收入中,2016年销售金额的确定意味着2017年营业收入的基本确定。根据往年的年报数据推算,恒大次年的交楼率约为78%,以2016年3733.7亿元的销售额计算,恒大在2017年的营业收入约为2912亿元。
此外,在和深深房A签署的《关于重组上市的合作协议》中,恒大地产预期2017-2019年合约销售额分别约为4500亿元、5000亿元、5500亿元,营业额分别为2800亿元、3480亿元、3800亿元,对应的预期净利润分别约为243亿元、308亿元、337亿元。其控股股东凯隆置业据此作出承诺,2017-2019年度扣非后净利润累计约为人民币888亿元。现在看来,恒大用半年时间即完成了全部承诺净利润的24%。
这一销售规模尽管低于碧桂园和万科,但其同比200%的净利增速仍然傲视其他地产上市公司。
将超越马云成为新首富?
值得关注的是,恒大目前的估值仍然有提升空间,意味着许家印的身价还能继续增长。
按照上半年净利润213亿港元计算,恒大今年市盈率仅为6.08倍,仍然显著低于万科A、保利地产的市盈率。22家机构预测万科A今年有望实现净利249亿元,折算市盈率为10.15倍;17家机构预测保利地产今年有望实现净利润146亿元,折算的市盈率为8.42倍。
按照1港元兑0.128美元汇率计算,许家印单在中国恒大一只股票上的身价已经达到271.86亿美元,距离首富宝座已不远矣。
如果恒大能够达到万科保利9倍多的平均市盈率,则恒大市值较目前仍有超过50%的上涨空间,许家印身价也将再涨逾百亿美元,有望超越富豪榜前面三位大佬,晋升新的中国首富。
不过对手亦非等闲之辈。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和腾讯股价均屡创新高。阿里巴巴年内股价涨幅达77%,腾讯股价亦大涨61%。
恒大回A仍在推进
7月13日晚间,深深房A再度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的公告,称重组方案仍需进行进一步的商讨、论证和完善,预计无法在7月14日前披露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等相关信息。股票将自2017年7月14日起继续停牌不超过1个月。
这是深深房宣布与恒大重组以来的第8份延期复牌公告,其与恒大的重组预案因此再次推迟公布。
不过尽管预案一再推迟,但其他工作仍在推进。恒大已经先后与1月2日、6月1日宣布引入了两轮共20家战略投资者,获得总计700亿战略投资,且全部资金已于6月2日到账,并完成验资及工商变更登记。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与深深房的重组,恒大向港交所分拆地产业务并获得了批准,并将恒大地产此前收购的嘉凯城,转让给了控股股东凯隆置业。
多方资金加码内房股
受利好消息推动,外资行也开始积极买入恒大。岑智勇指出,实际上自恒大发布盈利预喜之后,买进恒大的反而以一些外资行居多,例如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瑞士信贷,相比较而言仅在这两天中资行等南下资金反而不是那么突出。
国泰君安地产分析师侯丽科此前指出,公司有望依靠优质土储及并购和旧改项目维持地产业务增长。随着股东结构里南下资金占比逐步提升,后周期时代龙头集中度上升以及回A进程的推进,估值仍具备上行空间。
岑智勇强调,其实从更广泛的行业板块来看,内地房产股整体是一个比较强的板块,值得留意。它们整体的业绩均是不错的,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很多公司的销售数据都是量价齐升。但风险也需要注意,主要还是来自于一些政策面因素,例如限购等措施会不会加码,这些都是投资者需要留意的。(来源: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腾讯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