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885期 2017-07-28(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7月27日,隔夜美股收高,三大股指均创历史新高。波音等大企业财报强劲。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表示很快将开始启动缩表。港股ADR指数收报27097.69点,涨156.67点或0.58%。27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高走企稳27000点,截止收盘,恒指涨0.71%,报27131.17点;国企指数涨0.25%,报10858.19点;红筹指数涨0.67%,报4261.03点。大市成交900.78亿。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5.14亿,港股通(沪)净流出3.05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13.26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6.40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美国息口不变、联储局立场偏鸽派,市场早已反映该利好消息。特朗普医保进度减慢,拖累美元走弱,投资者需密切留意美元指数能否企稳93。投资者宜留意内房、内银、腾讯之表现,可反映北水能否持续涌现。然而,港股成交额未配合只是心理因素,投资者则不需要过分忧虑,恒指仍在27000作整固,上望27200。

今日头条

投资者需留意美元指数能否企稳 恒指或仍在27000整固

2017-07-27_202302.jpg

7月27日,隔夜美股收高,三大股指均创历史新高。波音等大企业财报强劲。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表示很快将开始启动缩表。港股ADR指数收报27097.69点,涨156.67点或0.58%。27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高走企稳27000点,截止收盘,恒指涨0.71%,报27131.17点;国企指数涨0.25%,报10858.19点;红筹指数涨0.67%,报4261.03点。大市成交900.78亿。

个股方面,地产股集体上涨,华润置地涨4.11%,报25.35元,领涨蓝筹;新世界发展涨2.14%,报10.48元;新鸿基地产涨1.27%,报119.3元。内房股龙湖地产涨5.73%,报19.92元;碧桂园涨6.69%,报10.52元;远洋集团涨7.45%,报4.47元。中国恒大涨13.88%,报23.8元,再创上市新高。融创中国涨7.33%,报20.8元。香港交易所涨2.19%,报223.6元。联交所资料显示,摩根大通于20日增持港交所333万股,每股作价219.282元,总值7.3亿元,最新持股量增至5.26%。腾讯控股涨2.46%,报308.4元。

资金方面,截至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15.14亿,港股通(沪)净流出3.05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13.26亿,港股通(深)净流入为6.40亿。

消息方面,穆迪把中国银行业系统展望从负面调整至稳定。穆迪称,受政府政策支持,中国银行系统运作环境正在稳定;预计中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率稳定在当前水平;中国银行系统资产风险将在未来12-18个月内下降。

工银国际研究部策略师邱志承预期,盈喜股仍可贡献大市升势,其中大市值股表现会略胜一筹,特别看好内险、基建股的业绩表现,但港股27000点在历史上已处于高水平,因此对后市持相对审慎态度,建议有货在手的投资者考虑逢高减持。

财经评论员黄志阳表示,美国息口不变、联储局立场偏鸽派,市场早已反映该利好消息。特朗普医保进度减慢,拖累美元走弱,投资者需密切留意美元指数能否企稳93。投资者宜留意内房、内银、腾讯之表现,可反映北水能否持续涌现。然而,港股成交额未配合只是心理因素,投资者则不需要过分忧虑,恒指仍在27000作整固,上望27200。

热点聚焦

周五热门港股聚焦

2017-07-27_223458.jpg

中国恒大总市值超越万科 许家印或成新首富?

2017-07-27_210306.jpg

相比近期新闻和猜测不断的万达系和王健林,一段时间来公开场合露面不多的许家印可谓春风得意。

继26日大涨18%之后,中国恒大27日早间直线拉升,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中国恒大涨13.88%,报23.800港元,其市值达3116亿港币,兑换人民币约2688亿元。而万科总市值(A+H)约为2500亿元左右。这也是恒大市值首次超越地产龙头万科。

数据显示,随着26日大涨,中国恒大成交金额环比放大近4倍,股价涨18.08%收于20.9港元/股。同日,港股通净卖出中国恒大6.16亿港元,创该股2017年登榜成交活跃股以来净卖出第二大规模。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港股通净卖出恒大28亿港元,1亿港元以上净卖出达到13次,最新持股比例为2.7%。

相比之下,王健林和万达的境况则有些“失意”。恒大业绩大超预期的同时,万达却在疯狂甩卖资产,继文旅、酒店资产打包卖给融创和富力后,近日又有消息称南昌、盐城等地万达广场也易主。再从王健林身价来看,今年年初王健林还以330亿美元身价位居国内富豪榜首位,但目前其资产净值已缩水至304亿美元,排名滑落至第三位。

超预期业绩表现促股价大涨

事实上,尽管中国恒大近期一路高涨,其6月股价经历了一轮盘整。香港南华金融集团高级策略师岑智勇表示,很明显,恒大股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其近日发布的非常好的盈利预喜推动,这也促使资金大幅流入恒大。

恒大25日发布公告称,预期本集团截至2017年6月30日半年度录得之未经审计净利润为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根据恒大去年上半年71.27亿港元的净利润推算,恒大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将超过213亿港元。

这一业绩预告,远超市场预期,也超过了恒大自身的预期。此前,恒大公布的业绩预期显示,公司2017年全年净利润将达到243亿,如今,上半年净利润已逼近这一数额。

由于中国房地产企业的销售方式均采取了预售制,从销售到交楼存在时间差。所以,房企当年的销售的大部分体现在次年的营业收入中,2016年销售金额的确定意味着2017年营业收入的基本确定。根据往年的年报数据推算,恒大次年的交楼率约为78%,以2016年3733.7亿元的销售额计算,恒大在2017年的营业收入约为2912亿元。

此外,在和深深房A签署的《关于重组上市的合作协议》中,恒大地产预期2017-2019年合约销售额分别约为4500亿元、5000亿元、5500亿元,营业额分别为2800亿元、3480亿元、3800亿元,对应的预期净利润分别约为243亿元、308亿元、337亿元。其控股股东凯隆置业据此作出承诺,2017-2019年度扣非后净利润累计约为人民币888亿元。现在看来,恒大用半年时间即完成了全部承诺净利润的24%。

这一销售规模尽管低于碧桂园和万科,但其同比200%的净利增速仍然傲视其他地产上市公司。

将超越马云成为新首富?

值得关注的是,恒大目前的估值仍然有提升空间,意味着许家印的身价还能继续增长。

按照上半年净利润213亿港元计算,恒大今年市盈率仅为6.08倍,仍然显著低于万科A、保利地产的市盈率。22家机构预测万科A今年有望实现净利249亿元,折算市盈率为10.15倍;17家机构预测保利地产今年有望实现净利润146亿元,折算的市盈率为8.42倍。

按照1港元兑0.128美元汇率计算,许家印单在中国恒大一只股票上的身价已经达到271.86亿美元,距离首富宝座已不远矣。

如果恒大能够达到万科保利9倍多的平均市盈率,则恒大市值较目前仍有超过50%的上涨空间,许家印身价也将再涨逾百亿美元,有望超越富豪榜前面三位大佬,晋升新的中国首富。

不过对手亦非等闲之辈。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和腾讯股价均屡创新高。阿里巴巴年内股价涨幅达77%,腾讯股价亦大涨61%。

恒大回A仍在推进

7月13日晚间,深深房A再度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的公告,称重组方案仍需进行进一步的商讨、论证和完善,预计无法在7月14日前披露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报告书等相关信息。股票将自2017年7月14日起继续停牌不超过1个月。

这是深深房宣布与恒大重组以来的第8份延期复牌公告,其与恒大的重组预案因此再次推迟公布。

不过尽管预案一再推迟,但其他工作仍在推进。恒大已经先后与1月2日、6月1日宣布引入了两轮共20家战略投资者,获得总计700亿战略投资,且全部资金已于6月2日到账,并完成验资及工商变更登记。

此外,为了顺利完成与深深房的重组,恒大向港交所分拆地产业务并获得了批准,并将恒大地产此前收购的嘉凯城,转让给了控股股东凯隆置业。

多方资金加码内房股

受利好消息推动,外资行也开始积极买入恒大。岑智勇指出,实际上自恒大发布盈利预喜之后,买进恒大的反而以一些外资行居多,例如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瑞士信贷,相比较而言仅在这两天中资行等南下资金反而不是那么突出。

国泰君安地产分析师侯丽科此前指出,公司有望依靠优质土储及并购和旧改项目维持地产业务增长。随着股东结构里南下资金占比逐步提升,后周期时代龙头集中度上升以及回A进程的推进,估值仍具备上行空间。

岑智勇强调,其实从更广泛的行业板块来看,内地房产股整体是一个比较强的板块,值得留意。它们整体的业绩均是不错的,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很多公司的销售数据都是量价齐升。但风险也需要注意,主要还是来自于一些政策面因素,例如限购等措施会不会加码,这些都是投资者需要留意的。(来源: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腾讯证券)

昔日"鞋王"百丽港交所退市 创始人及CEO套现百亿

2017-07-27_213516.jpg

“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这句霸气的口号来自中国鞋履品牌百丽,巅峰期的它们也确实做到了。前几年的女孩子们上街买鞋十有八九会买到百丽的鞋子,因为其旗下的品牌除了Belle,还包括Staccato、Joy & Peace、Tata等十多个品牌,如果再加上代理品牌,这个数量则超过20个,也正是受益于快速开店扩张,在港交所上市的百丽国际市值更是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鞋王”。

时移势易,由于鞋履市场的不景气加上百丽电商转型不利等多重因素,最终让这个昔日的王者日渐没落。27日下午16点,昔日“鞋王”百丽国际(01880)将正式撤销在香港主板的上市地位。

4月28日,一代“鞋王”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由高瓴资本集团、鼎晖投资以及百丽执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组成的财团,以每股6.3港元协议收购百丽所有已发行股份。这意味着百丽将以估值约为531.35亿港元从港交所退市,从而创下港股历年来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的最高金额。

创始人和CEO套现离场

2017年7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其以协议安排方式提出的私有化建议预计将于开曼群岛时间2017年7月25日正式生效。百丽国际于27日下午4时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7月18日为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收盘报6.24港元。

私有化后,高瓴资本将持有公司57.6%的股权,鼎晖投资将持有11.9%的股权,参与私有化财团的公司管理层,包括于武和盛放将合共持有30.5%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创始人和CEO均不参加私有化,将套现离场。按正常步骤估算,此次私有化实施完成后,公司创始人和CEO二人将套现百亿。

市值曾超1500亿港元的“鞋王”

1992年刚创立时,百丽只是一家资产200万港元的小厂,然而凭着迅速占领商场和街边店等渠道,经过短短15年的发展,2007年5月百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市值便高达670亿港元。在百丽国际最辉煌的2013年,百丽的市值更是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成为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鞋王”的名号更加响亮。

公开资料显示,百丽国际鞋类业务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等。除了自有品牌外,百丽还代理包括Bata、Clarks等在内的品牌。有市场观点认为,百丽国际的存在,涵盖了国内鞋服行业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占据女士鞋类市场的半壁江山。

纵观百丽当年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快速开店的扩张史。据媒体梳理,上市后,借助资本的加持,百丽开始加速扩张,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曾以3.8亿收购了Fila(后被安踏收购),斥资6亿收购Millies,花费16亿收购了Senda。2009年其新增鞋类自营零售网点681家;2010年到2012年,百丽每年净增门店数目都在1500至2000家;在开店最为疯狂的2011年,平均不到两天便会开出一家新店。

然而兴于开店,衰于开店,在快速开店的同时,其单店产出额的增长却开始放缓。到2013财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同店销售额增长约0.6%,平均成交单价上升超过2.0%——换言之,百丽国际同店销售数量2013年就出现了下滑,警钟这时已经敲响。

2014年财年,百丽国际依旧新增零售网点876家,这一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滑约4%;2015财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降超过10%,鞋类业务销售规模同比上年下降8.5%,也是在这一年,鞋类零售网点减少了366家(大陆地区),这是百丽国际自上市以来鞋类自营网点首次出现负增长。

今年5月,百丽发布了退市前最后一份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丽集团营收为417.07亿元,同比上升2.2%;净利润为24.03亿元,同比下降18.1%。

行业利润正大幅缩水

百丽遭创始人甩卖背后是鞋业以及服装零售行业的尴尬境遇,整个行业的利润正面临大幅缩水。

百丽和达芙妮都是中国女鞋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代表企业。在百丽业绩大幅下滑之时,达芙妮的日子也不好过,达芙妮2016年年报显示,达芙妮国际营收同比下滑22.04%,净利润同比下滑116%,集团全年巨亏8.191亿港元。

业绩下滑几乎遍布整个行业。数据显示,红蜻蜓2015年和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下滑5.15%和3.19%,净利润分别下滑8.43%和7.03%。奥康国际和星期六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07%、9.61%;净利润分别下滑21.79%、7.52%。

尽管鞋业整体表现低迷,但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鞋业、服装需求不会消失,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渠道,符合消费升级的需求,市场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

百丽回归A股是“最好的选择”?

从港股退市后,其未来路在何方?百丽CEO盛百椒此前表示,私有化财团并没有就是否回归A股与自己沟通,不过,市场普遍预测,百丽谋求A股上市将是大概率事件。

港股史上最大规模私有化:百丽退市,创始人CEO套现百亿

百丽回归A股是“最好的选择”?

此次百丽从香港退市,对公司自身而言也许并非坏事,现在内地资本市场已经充分发展起来,在港股市场被低估的股票回归A股,都会获得比以往更高的估值。

从港股退市、回归A股,甚至有可能是百丽当下最好的选择,毕竟百丽的主要市场阵地在大陆,大陆投资者对其更了解、看好的可能性更大。

只是江湖已不再是曾经的江湖,就算回归A股,百丽还能再次捡起掉落的“王冠”吗?(来源:证券时报、每日经济新闻、新闻晨报、金投股票网)

公司新闻

中国中车旗下列车核心技术研发成功 阿里健康倡议筹建“全球找药联盟”

2017-07-27_215835.jpg

中国中车旗下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核心技术研发成功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近日,从中国中车旗下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传出捷报: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永磁直驱地铁列车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其核心部件——永磁直驱转向架样机通过行业专家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永磁直驱转向架技术优势明显,试验验证充分,完全具备装车运用条件。

据科技日报7月27日消息,永磁直驱转向架是一种新型的地铁的“腿”,列车跑得快、跑得稳、刹得住全靠它。和我们所见到的一般地铁列车的“腿”相比,永磁直驱转向架主要是驱动系统不一样。

中车浦镇公司开发的永磁直驱列车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与普通地铁列车相比可降低牵引能耗20%—30%,每列车一年可以节约电费约30万元,全寿命周期30年可节约近900万元。

据悉,中车浦镇生产的首批永磁直驱转向架即将装车,不久,中车浦镇研制的首列投入实际运营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永磁直驱转向架地列车将问世,它将再次刷新中车浦镇研发成果。

阿里健康倡议筹建“全球找药联盟” 多家药企欲加入

证券时报网消息,阿里健康发出的邀约函表示,药品行业信息不对称,稀缺药寻药不易,但关乎生命,希望更多的医疗行业机构、厂商、公益组织和媒体可以加入全球找药联盟,做救人于危难的找药队长。

据了解,邀约发出后,已有国药在线、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广药集团、百秀大药房、泉源堂大药房、春雨国际等多家药企、厂商、公益机构和阿里健康互动,表示有意愿加入“全球找药联盟”。

阿里健康介绍,市面上“一药难觅”两种原因最常见:一是药品生产受原材料等因素制约,产量有限;二是药品流通信息不对称,患者无法有效获得药品流向。

对于第一种,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和进口等多种方式保障短缺药品供应。但解决还需要时间;而对于第二种,只要提供信息对称的寻药服务,可以立竿见影的解决用药需求。

为此,作为阿里巴巴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阿里健康希望联合更多的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解决找药难问题的公益服务。此前,阿里健康与药品信息丰富的国药在线合作,开发公益寻药产品,满足了部分用户的寻药需求。从运作期间的检索结果来看,用户通常需查询的药品,以医院处方药、稀缺药、进口药、孤儿药等为主。然而,由于药品流通信息分散,仅靠两家合作,还无法满足稀缺药找寻需要。

据悉,目前,“找药队长”一期产品,已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健康app、手机淘宝、支付宝等上线。在手机淘宝上,检索框输入“找药队长”,即可直达寻药页面。而阿里健康app,在首页即可发现“找药队长”。用户输入药品通用名或商品名就能检索。

中国电信9月1日起取消长途费和漫游费

据央广网报道,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27日在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表示,中国电信9月1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比国务院规定的目标提前一个月,将惠及8000万用户,同时将降低互联网专线资费,惠及1230万中小企业,降低国际及港澳台资费,惠及2600万用户。

杨杰表示,提速降费两年来,中国电信累计投资2300多亿,加快网络建设,夯实提速降费基础。宽带接入速率连续两年分别提升131%、95.6%,累计提升了3.65倍,目前平均接入速率已超过50Mbps;宽带接入平均单价连续两年分别下降59%、54.9%,累计单价下降了81%。手机接入速率先后从3.1Mbps提升到150 Mbps和目前的300 Mbps;手机流量平均单价连续两年分别下降33%、36.6%,累计下降了57.4%。

2017年,中国电信新增投资1000亿元,持续加强网络建设,提升网络速度,加快“提速降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预计将惠及1230万家中小企业。配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幅降低国际及港澳台长话资费、以及数据漫游资费,估计将惠及2600万用户。

杨杰称,“提速降费”将有力推动全网通终端市场的发展,2017年预计销量将超过3.6亿台,保持近两年来持续高速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