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3897期 2017-08-25(与您相约每周一、周三、周五)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张宏伟

8月24日,周三特朗普威胁要关停政府的论调打压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三大股指齐齐收跌;港股ADR指数走强,按比例计算,收报27639.07点,升237.4点或0.87%。24日早盘,恒指高开,涨近1%,此后涨幅有所收窄,收涨0.43%,报27518.6点;国企指数涨0.88%,报11051点;红筹指数涨0.24%,报4307.64点。大市成交1048亿港元。

资金方面,截止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7.59亿,港股通(沪)净流入1.76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5.91亿,港股通(深)净流入4.19亿。

英皇证券研究部总监陈锦兴表示,目前港股走势以板块轮流炒为主,而近期资金多炒中资金融股及内房股,故升势并不全面,加上重磅股腾讯升势放缓,渐见高位回调压力。另外,忧虑特朗普的刺激经济政策能否实行,美股气氛亦因此变得审慎。综合上述因素,预期港股会以窄幅上落为主,并会逐步上试高位,今月高位27876见阻力,27200见支持。

今日头条

港股渐见高位回调压力 或以窄幅上落为主

2017-08-24_170231.jpg

8月24日,周三特朗普威胁要关停政府的论调打压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三大股指齐齐收跌;港股ADR指数走强,按比例计算,收报27639.07点,升237.4点或0.87%。24日早盘,恒指高开,涨近1%,此后涨幅有所收窄,收涨0.43%,报27518.6点;国企指数涨0.88%,报11051点;红筹指数涨0.24%,报4307.64点。大市成交1048亿港元。

个股方面,恒安国际24日公布中期业绩,净利润18.54亿元,同比增长13.4%。股价午后走高,现涨5.34%,报价66.05元,创近1年高,为最佳蓝筹。内银股走好,招商银行涨5.66%,报价28元,最高见28.2元,再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涨2.49%,建设银行涨1.81%,中国银行涨1.02%,交通银行涨1.59%。港股通标的涨幅前三的为远洋集团、H&H国际控股、敏实集团别上涨15.76%、9.35%、7.99%;跌幅前三的为中集安瑞科、特步国际、周黑鸭分别下跌13.43%、12.34%、12.30%。

资金方面,截止港股收盘,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7.59亿,港股通(沪)净流入1.76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5.91亿,港股通(深)净流入4.19亿。

消息方面,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6610.2亿元,同比增长23.1%;营业总收入289421.2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部表示,2017年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收入6.6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等上年同期亏损行业持续盈利;煤炭、石油石化、交通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电力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英皇证券研究部总监陈锦兴表示,目前港股走势以板块轮流炒为主,而近期资金多炒中资金融股及内房股,故升势并不全面,加上重磅股腾讯升势放缓,渐见高位回调压力。另外,忧虑特朗普的刺激经济政策能否实行,美股气氛亦因此变得审慎。综合上述因素,预期港股会以窄幅上落为主,并会逐步上试高位,今月高位27876见阻力,27200见支持。

热点聚焦

周五热门港股聚焦

2017-08-24_221555.jpg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亲访阿里巴巴 争取蚂蚁金服登港?

2017-08-24_204057.jpg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特首林郑月娥希望发展创科,23日下午特别到阿里巴巴总部参观。大家最关注的是,阿里作为科网巨企,会否牵头加大在港的创科投资?旗下蚂蚁金服会否来港上市?

对于错过阿里在港上市,林郑一直有意见,今次她亲往拜访阿里杭州总部,可视为展示友好,争取阿里旗下蚂蚁金服来港上市打气。

有高官坦言,香港要搞创科,吸引国际性创科龙头企业来港大展拳脚投资,十分关键,因为这些龙头巨企打的是世界波,科技水平是国际级,他们把重要科研业务或中心设在香港,能造成很大牵引作用。

另一名高官也坦言,参观过内地创科发展,就知香港已远远落后于内地,所谓不进则退,香港必须加速赶上,才能维持作为国际城市的典范。

阿里目前市值3.5万亿元,香港股王腾讯则市值3.1万亿元,这两家内地科网巨企能打入全球市值头十位。

林郑今次出访前曾表示,希望在创新科技、智慧城市方面可多做工作。智慧城市是香港创科三大方向之一,其余两项是机械人和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科技。

阿里早前已宣布,与澳门政府签署《构建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在澳门推进建设专有云计算中心,及应用大数据技术的项目,以云计算作为基础、大数据作为支撑,打通特区数据脉络,推动澳门在旅游、交通管理、医疗服务、城市综合管理等发展。这项合作在4年内(2017年至2021年)逐步开展,首阶段2017至2019年将集中推动澳门在云计算科技、智慧交通、旅游、医疗等方面的发展。

马云23日也表示,希望推进与香港在科技上的合作,包括在港发展香港数据中心,协助香港中小企出口内地和东南亚。

有熟悉情况人士却坦言,在香港搞大数据中心,其中一个问题是香港乃高度商业化城市,又重视私隐,企业机构各自拥有自己的大数据,较难打通。总的来说,发展创新科技乃世界潮流所趋,香港必须急起直追。

海螺水泥炒股惊艳市场 最高收益率达15倍

2017-08-24_205802.jpg

四只股票砸进70亿元巨额资金,仅仅2017年上半年就大赚18.6亿元。海螺水泥(00914)以“股神”的面目惊艳了市场。

海螺水泥8月21日晚发布2017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17亿元。其中,减持套现冀东水泥、青松建化、新力金融三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收益高达18.6亿元。海螺水泥一向喜欢买卖同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炒股竟成了其重要的盈利手段之一。

半年炒股获利18.6亿元

在A股热衷于“炒”的上市公司中,海螺水泥的炒股水平,已经堪称“股神”。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收益,规模均达到十亿元以上级别。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海螺水泥分别持有新力金融、西部水泥两家上市公司7.5%、21.17%股份,初始投资成本分别为5421万元、14.5亿元,而期末账面值为3.91亿元、14.4亿元,合计18.5亿元,报告期内分别实现损益9884万元、4877万元。

这还是减持之后的结果。2016年底,海螺水泥持有冀东水泥、新力金融、*ST青松、西部水泥四家公司股票,持股比例分别为13.93%、9%、10.59%、21.17%,初始投资成本45.2亿元,账面值51.7亿元。其中,新力金融、冀东水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ST青松、西部水泥计入长期股权投资。

除了西部水泥,今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大幅减持冀东水泥、新力金融、*ST青松。其中,减持新力金融1.5%的股份,持股比例降至7.51%,减持价格区间为30.2元~31.78元/股。

而海螺水泥对冀东水泥、*ST青松更是进行了清仓减持。今年4月,受雄安概念刺激,冀东水泥股价一飞冲天,从15元左右上涨到27元以上。2月10日至4月12日,减持冀东水泥5512万股,交易价格为14.51元/股~24.77元/股。4月18日至4月28日,再次减持6534万股,交易价格区间为14.51元/股~24.77元/股。到了6月底,其持有的冀东水泥,已经全部减持完毕。实现14.6亿元损益。

在*ST青松身上,海螺水泥同样收益不菲。今年2月22日至2月28日,乘新疆板块起舞之机会,海螺水泥顺势减持了*ST青松4373万股,交易价格区间为6.53元/股~7.27元/股,套现超过3亿元,实现收益2.6亿元。

在上述四家上市公司中,唯一没有减持的就是西部水泥。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海螺水泥持有、减持上述4家上市公司的“炒股”收益,就达到了18.68亿元。而在同期,该公司净利润为67.4亿元,炒股收益占比已接近25%.

减持四股累计套现过85亿元

在A股上市公司中,海螺水泥喜欢炒股是出了名的。除了冀东水泥等上市公司,此前还买过福建水泥、同力水泥等上市公司。2015年以来,仅仅减持冀东水泥等三只股票,套现金额就有85亿元以上。

新力金融的前身是巢东股份。2006年,海螺水泥受让巢东股份3938万股,至今已持有超过11年。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9月20日至10月11日,海螺水泥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共减持新力金融1210万股。其中,集中竞价减持海螺水泥首次减持242万股,减持价格为32.35元/股至36.7元/股,套现8400万元以上。

而大宗交易减持部分,双方均未披露具体价格,而根据新力金融同期股价计算,海螺水泥套现金额至少在2亿元以上。加上今年一季度减持部分,海螺水泥在新力金融累计套现金额已达到4亿元左右。

而在*ST青松、冀东水泥套现金额更多。2012年,海螺水泥及其子公司认购*ST青松定增的1.38亿股。此后,经过送转、多次增持,到了2014年3月底,海螺水泥持股数量已增至3.28亿股,加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3.88亿股。

2015年4月到6月,海螺水泥开始密集减持。2015年4月至6月,海螺水泥及其子公司,分三次减持*ST青松6893万股、6893万股、6898万股,交易均价约为9.92元/股、10.75元/股、11.46元/股,累计套现6.8亿元、7.4亿元、7.8亿元。

201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当年6月底,海螺水泥持股数量已降至1.46亿股。这意味着,在2015年6月中下旬,海螺水泥又减持了约3500万股,粗略估计套现金额超过3.5亿元。2017年二季度,该公司全部减持了剩余的1.46亿股,彻底退出*ST青松。今年上半年,*ST青松平均最低价在3.84元/股左右,平均最高价约为3.99元/股,对应的套现金额约为5亿元,以上合计30.5亿元。

而通过投资冀东水泥后的减持金额,更是超过50亿元。数据显示,2008年8月,海螺水泥投入资金约7.7亿元,持有冀东水泥6123万股。此后的六年间,经过一路增持,到2014年底,已持有冀东水泥2.7亿股,持股比例为19.84%。

2015年4月,海螺水泥迎来了减持机会。两个月内,该公司共减持了6739万股,减持均价17元/股~22.65元/股,成功套现13.4亿元以上。随后的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该公司又分两次减持6737万股、6534万股,减持均价为14.51元/股~24.77元/股、19.35元/股~23.78元/股,变现金额分别超过13亿元、14亿元。按此后冀东水泥的股价粗略计算,剩余的6724万股,减持时其市值亦超过10亿元,累计套现金额50亿元以上。

最高收益率达15倍

进行巨额套现的同时,海螺金融炒股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巨额收益,其业绩甚至远超专业机构和投资者。

从海螺水泥投资不难发现其并非简单炒股,而是偏爱投资同行业公司,且更倾向于长期持有。在上述四只股票中,新力金融持有时间至今已经超过11年,而冀东水泥、*ST青松的持有期限也分别达到9年、5年以上。

与此同时,低吸高抛也是海螺水泥的惯常风格。正是这种长期持有的风格,让其赚得盆满钵满。公开信息显示,2006年,海螺水泥受让巢东股份3938万股,受让价仅为2.38元/股,总对价不到9800万元。而当时正是巢东股份低谷期。持有近10年后,巢东股份在2016年完成重组,主业随之向金融转型,股东新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不断增持,公司股价也进入巅峰状态。

看准时机的海螺水泥,随之在2016年出手减持。根据公开信息,2016年9月20日~10月11日,海螺水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42万股,减持价格为32.35元/股至36.7元/股,已经是其受让时股价的15倍以上。

今年5月,新力金融以10∶10的比例转增股本,海螺水泥持股数量变为3633万股。按目前股价计算,这部分股份市值约为4.3亿元。加上已套现部分,累计投资价值已达9.2亿元以上,累计收益率高达920%,平均年化收益率则超过83%。

海螺水泥在*ST青松的投入,要远超新力金融,总金额达到22.1亿元,但由于是在低价买入,加上奉送,其累计收益率也超过35%。(来源:第一财经、江南时报)

公司新闻

利丰携手南阳纺织组建合资公司 远洋集团明年规模突破千亿

2017-08-24_212532.jpg

以合作代替收购!利丰携手南阳纺织组建合资公司

据智通财经消息,24日,利丰(00494)与南阳针织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利洋针织控股。利丰主席冯国纶表示,这是利丰新尝试,他希望能在1个多月内符合相关法律要求并实行方案。

据了解,双方将在所需监管批准后完成交易,并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利洋针织控股。利丰和南阳纺织将分别持有利洋针织62%及38%股权。

利洋针织将结合南阳纺织的纱线开发与制造技术,并利用利丰产品设计及供应链新方案的优势,为美国、英国、欧洲、日本及其他亚洲市场的品牌及零售商提供服务,总营业额约7亿美元。

冯国纶指出,利丰未来将以更多的合作去取代过往收购,令生意模式更数码化。同时,将会在美容产品及家具上寻求合作机会。利丰行政总裁冯裕钧补充说,希望与其他公司合作后能整合资源并提升公司毛利。

远洋集团明年规模突破千亿 百亿投资养老业务

据智通财经消息,内地房地产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发展商都在追逐千亿目标。远洋集团(03377)主席李明8月24日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目标调高至700亿元,明年规模可望突破千亿,同时会多元发展,未来会投资100亿元发展养老业务。

远洋集团公布中期业绩,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协议销售总额创新高,同比增长48%至304.66亿元(人民币,下同)。营业额增加85%至172.59 亿元。

除去投资物业公平价值收益后的经营溢利大幅上升92%至44.38亿元。中期股息每股0.167港元,派息比率增加5个百份点至40%

远洋集团主席李明表示,今年的销售目标从原来的600亿元调高至700亿元,明年规模可望突破千亿。除了发展物业开发,为了更多元化业务,也会大力发展其他业务,未来将会投资100亿元发展养老业务。

恒安国际上半年盈利18.54亿 行业竞争激烈难加价

近来纸浆价格不断走高,纸巾用品制造商利润受到影响。恒安国际(01044) 行政总裁许连捷认为,目前纸浆价格不断走高,是异常情况,预期这个趋势将持续到年底,但是纸巾行业竞争大,很难加价。

恒安国际(01044)公布中期业绩,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收入为95.63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下跌0.2%,而毛利率轻微上升0.5个百分点至48.6%。

上半年该公司盈利18.54亿元,同比增加13.39%。每股盈利1.539元,派中期息0.95元。

不同业务方面,纸巾业务收入贡献47.8%,由于纸浆价格走高,毛利率降2.4个百分点至35.3%,利润按年跌19.21%至3.94亿元。

衞生巾收入占比为36%,毛利率升0.3个百分点至72.1%,利润为15.98亿元,同比增17.5%。纸尿裤业务的毛利率降3.3个百分点至46.5%,利润约1.74亿元,跌幅为17.7%。

行政总裁许连捷表示,今年上半年纸浆价格不断攀升,原来预期下半年应该到达高峰回落,但是8月又再回升,估计这个趋势会延续至年底或明年年初。

面对原材料高涨,许连捷预期毛利率会继续受影响,但无法将成本增加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为内地纸巾行业竞争激烈,价格就会流失客户。但是会减少促销,相信利润率不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