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政策*
 查看往期
第2370期 2018-06-27

主编点评

【本期主编】:柏双

沪指“技术性熊市”,逼出“新经济”这么个“宝贝”!就在市场还在猜测下半年“传统周期行业”,是否会受益于“可能出现的‘稳增长’微调”之际,新经济领域倒是还有些“好消息”:在26日午后数字中国概念板块领涨,国产芯片、软件等科技股带动了创业板回升,算是给了点指望。

降准没能稳住A股投资人的预期,PSL却打在了房地产的腰眼上,特朗普又在外部施加压力,人民币持续贬值,A股形势不容乐观。反倒是高科技、新经济板块再次卷土重来。似乎中美贸易战的激化,让投资人再次想起了中小创上还有“新经济”这么个宝贝,能够“区割”货币政策的微调,对传统周期产业的预期压力。

宣传口立新规、四部门齐表态、科技股被爆买……救市来了!这回真要见底?!先知先觉很重要!尤其在多数人还抱着怀疑态度时,能够提前但又不太超前地做出胆预判并付诸实践的投资者,对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我认为,昨天(26日),市场已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测试,在外盘暴跌、特朗普继续作妖的背景下,市场选择了结构性走强,创业板代表的要你命3000,在超跌之后,强势明显。而且即便在跌停板上,都已经有交易量了。这都是个股接近跌到位,市场预期开始缓慢转向“看希望”的表征!——尽管怀疑声还不小,尽管市场还会有反复,但这向来就是市场风向在“趋势转变”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毕竟,在这个零和博弈,只有越来越少的人能赚钱的市场,当所有人都一致认可“市场见底”时,其实反弹也快要完结了。

现在至少可以明确的是,“政策已经见底”了!一些微妙的信号变化正在发生。至于市场是否已经见底,我们尚不能确定,但一般来说,离见底也不远了——虽然对现在脆弱的市场情绪而言,指数见底似乎也没什么好喜的,但至少不是坏事吧。

博览视点

天下苦秦久矣!创业板打翻身仗!

【研究员】:江桥

以往按照创业板的尿性,大盘跳2%,创业板少说得4%+了。为什么创业板不跟跌了?从现在的环境来看,航空股和地产银行水泥基建这两天已经大幅调整。创业板上涨的持续性强不强?从美股的表现可以看到,欧美股市近期相继大跌。贸易摩擦会不会继续产生大影响?

决策参考

宣传口立新规、四部门齐表态、科技股被爆买……救市来了!这回真要见底?!

【研究员】:柏双

结论:先知先觉很重要!尤其在多数人还抱着怀疑态度时,能够提前但又不太超前地做出胆预判并付诸实践的投资者,对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我认为,昨天(26日),市场已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测试,在外盘暴跌、特朗普继续作妖的背景下,市场选择了结构性走强,创业板代表的要你命3000,在超跌之后,强势明显。而且即便在跌停板上,都已经有交易量了。这都是个股接近跌到位,市场预期开始缓慢转向“看希望”的表征!——尽管怀疑声还不小,尽管市场还会有反复,但这向来就是市场风向在“趋势转变”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毕竟,在这个零和博弈,只有越来越少的人能赚钱的市场,当所有人都一致认可“市场见底”时,其实反弹也快要完结了。 现在至少可以明确的是,“政策已经见底”了!一些微妙的信号变化正在发生。至于市场是否已经见底,我们尚不能确定,但一般来说,离见底也不远了——虽然对现在脆弱的市场情绪而言,指数见底似乎也没什么好喜的,但至少不是坏事吧。

焦点透视

沪指“技术性熊市”,逼出“新经济”这么个“宝贝”!

【研究员】:田文

编者按:新行业新产业,只要没赚钱的,用户飞涨,全当废话。不会培养,只会打死。日本人干游戏,哇,日本厉害。。。马化腾做游戏……被骂大毒瘤。这就是区别,这就是悲剧,我现在认为股市萧条是我们中国人自然的宿命。仍需要努力。首先在思想上转变,几千年来,基本上中国人从来不待见自己人。

A股“僵尸化”,核心资产正抢占7成资金

【研究员】:江桥

结论:15年股X,灭了中产。17年慢牛,灭了小散。18年,竟然灭了许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大股票正获得市场资金青睐,小股票却成了资金逃离的重灾区。而另外的一个数据特征则是:两成股票吸引市场七成资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A股的“僵尸股”越来越多,而那些“大而美”的“核心资产”则是越来越滋润。当前的市况已经不是企业、机构想着怎么割韭菜了,而是市场多数参与方都在面临同步收割的“多输”局面。对于当前中国的上市公司来说,也面临着这样的类似处境,监管层的态度和方向是坚定连贯的,即使中途偶有缓解流动性枯竭的“及时雨”,但杯水车薪也成不了企业救命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