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小米YU7预售订单超预期,驱动车载CIS升级与SiC需求放量?
报告类型: 行业报告
报告日期: 20250704
研究员: 邹兰兰
行业: 电子
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
【内容摘要】
事件:6月26日晚,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新车共推出三个版本,标准版定价为25.35万元,Pro版本为27.99万元,Max版本为32.99万元。根据小米官方数据,YU7在3分钟内大定突破20万台,一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开售18小时后,小米YU7锁单量已经突破24万台。
高性能配置加持,产品力持续提升。小米YU7作为小米首款豪华SUV,全面对标特斯拉ModelY,在性能、智驾、生态交互上具备较强竞争力。1)性能方面,全系搭载V6sPlus小米超级电机,采用分段磁钢和电压过调制技术,最高转速提升至22000rpm。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提供单电机后驱(CLTC835km续航)和四驱版本(CLTC770km/760km续航),并支持5.2C超级快充。2)辅助驾驶方面,配备高通骁龙8智能座舱SoC芯片和NVIDIADRIVEAGXThor?车载计算平台,全系标配1个激光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出厂即搭载1000万Clips版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以强劲算力与全方位感知能力提升智能驾驶体验。3)交互与生态方面,内置超级小爱同学,支持五音区语音交互,通过车内外麦克风与摄像头,可实现车外语音控制、全车声纹识别、多人多路同说及一句话拍照等功能。同时致力于“人车家全生态”座舱体验,中控屏、仪表屏、HUD抬头显示,后排拓展屏、五屏联动全面的生态共享能力,基于小米澎湃OS的互联互通能力,实现手机、车机、智能家居的深度互动,并支持苹果生态体验。 智驾升级趋势明确,车规CIS有望量价齐升。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持续演进,车载感知系统对环境信息的采集精度与广度要求不断提升,摄像头作为核心感知器件的配置密度呈显著增长态势。据DIGITIMESResearch分析,从2024年到2027年,每辆汽车平均配备的摄像头数量将从9个增加到13个,与此同时,L5级自动驾驶车辆所需的传感器数量可能超过30个。据Yole预测,全球汽车CIS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3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31.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4%。小米YU7作为高阶智驾车型,其11颗高清摄像头,有望推动CIS行业技术升级与需求规模增长。同时随着L2+辅助驾驶逐渐成熟,汽车环境感知需求上升,单车摄像头增至两位数,带动CIS芯片需求增长;伴随着辅助驾驶加速渗透,汽车CIS芯片有望量价齐升。 高压快充趋势加速,SiC产业链持续受益。据“行家说三代半”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一共有67款SiC车型上市、发布或测试,其中800V车型就达到了29款,占比将近一半。2025年3月比亚迪发布了全球首个量产的乘用车“全域1000V高压架构”,采用1500V碳化硅模块,将汽车“高压大战”拔高到千伏级别。我们认为,小米YU7全系皆采用800V,有望促进高压平台未来在纯电车型中的发展,YU7销量增长有望带动对上游材料、器件的采购需求持续增加,而随着旗下车型的大批量交付,或将为国产碳化硅器件导入应用及验证提供新的机遇,助力国产碳化硅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升级。在比亚迪、小米汽车等车企的带动下,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有望逐渐形成以高压平台为核心竞争力的市场格局,进而推动整个碳化硅及相关产业链的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小米YU7通过11颗摄像头与激光雷达的融合方案,驱动车载CIS向高动态范围、低照度场景升级,显著提升单车用量及价值量,建议关注:豪威集团,思特威,晶方科技。随着YU7销量爬坡,带动相关汽车电子零部件出货增加,建议关注:龙旗科技,南芯科技,圣邦股份。同时,随着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多款搭载800V平台的车型密集发布,碳化硅产业链迎来频繁催化,碳化硅功率器件需求增长明显,推荐关注芯联集成、天岳先进。 风险提示:产能爬坡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终端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ICP备B2-20030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