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建筑、光伏深度融合,BIPV加速发展——BIPV行业专题报告*建材*濮阳,花江月 20210824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08-24 字号【
【内容摘要】

 

一、BIPV简介:较BAPV具备多重优势。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的形式,是光伏与建筑的深度融合。相对于传统BAPV光伏电站应用形式的单一,BIPV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和美观化;可用于BIPV屋顶、BIPV幕墙、BIPV遮阳、BIPV温室、室外光伏、光伏场馆等场景。BIPV的主要线路是晶硅和薄膜。薄膜组件转化效率较低,但户外性能明显优于当前的晶硅技术,在BIPV应用中能够发挥优势。相比于BAPVBIPV经济性、建筑外观、设计寿命、屋面受力、防水可靠性、施工难度和速度、屋面运营维护等领域具备优势。 

二、碳中和大背景下,BIPV重要性凸显。碳中和主基调下,绿色建筑承载节能减排重任。绿色建筑作是节能减排重要方式。国内绿色建筑自2006年起步,2019年新增绿色建筑占总新增建筑比重升至65%,住建部提出2022年该比重将达70%。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68日消息,住建部等15部门发布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相继出台绿色建筑激励政策。 

三、国内外政策密集落地,BIPV发展趋势明确 

n  国内外政策密集落地,支持建筑节能发展。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节能建筑发展目标。美国提出2030年达到净零能耗。日本提出2030年建筑节能路线图。欧洲国家:英国提出2019年公共建筑达到零碳,德国提出2020年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丹麦提出2020年后居住建筑全年冷热需求降至20kWh/平。国家出台整县推进屋顶光伏政策,各地响应“整县推进”政策。 

n  存量、增量建筑均有较大BIPV发展潜力。BIPV是光伏发电与建筑的深层次融合,形成建筑为主,光伏赋能的格局。根据测算,当前我国光电建筑应用面积占既有建筑的比例仅约1%,渗透率较低,且以工商业屋顶应用为主,未来成长空间巨大。BIPV市场容量巨大,存量建筑可安装面积100亿平方米、增量建筑可安装面积1.2亿平方米/年。 

n  经济性凸显,从工商业屋顶向居民住宅推进、从增量到存量。202163日于上海SNEC展上,隆基、晶科、腾辉光伏、英利能源、中信博等企业纷纷亮出了自己的BIPV产品,项目收益率较高。目前国内BIPV主要应用于新建工商业屋顶。根据测算,相比之下,BIPVBAPV更具经济性,可节约材料164/平。成本考量使工商业建筑率先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 

n  BIPV行业标准完善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BIPV行业的标准多集中于建筑行业,对于光伏方面的标准较少。BIPV本质上是建材,但又与建材有区别,因此需要一整套全新的行业标准来对产品技术做出相关规定。BIPV是光伏对建筑的赋能,以建材属性为主,发电属性为辅,性能指标往往高于普通光伏系统,BIPV产品供应链配套往往先需获得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等相关认证。 

n  组件价格下降,分时电价政策、储能系统逐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完善以及储能系统的大力发展都有助于BIPV的快速普及。分时电价机制是基于电能时间价值设计的,是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机制安排。政策引导用电端习惯改变,提升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加速储能发展以及火电灵活性改造。分时电价政策有望进一步向发电端传导,综合电价存提升空间。 

n  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推动政策、标准体系建设。20201026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光伏产业与建筑业的合作拉开帷幕。这对推动建立有利于光伏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打通行业壁垒,加快光伏与建筑行业系统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 

四、建材公司:积极参与光伏产业链,拓展BIPV业务。主要公司包括:1)屋顶围护:森特股份,与隆基强强联合。2)钢结构:与BIPV协同效应强,包括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精工钢构等。3)幕墙:BIPV重要应用场景,包括江河集团、方大集团、瑞和股份等。4)光伏玻璃:亚玛顿,特斯拉Solar Roof供应商。 

风险提示:BIPV支持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快速增长;下游需求低于预期等 

上一篇: 公司研究*H1业绩稳步增长,持续拓展业务外沿———...
下一篇: 公司研究*业绩创新高,持续受益封测行业高景气——...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投诉电话:95514    传真:0755-83460310
投诉邮箱:tousu@cgws.com
请微信关注“深圳投资者服务”公众号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