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双十一补益类产品热销,国企改革有望提升盈利能力——同仁堂(600085)公司动态点评*医药*刘鹏,吴欣 20211112
作者: 来源: 日期:2021-11-12 字号【

【内容摘要】

n  事件:119日,阿里健康研究院联合天猫医药健康发布《双11家庭健康储备洞察报告》,报告指出,相较于去年天猫双11,今年中药下单人数同比增长近4倍,其中,80后、90后人群占比近6成,中医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跻身“新国潮”;据中国证券报-中证网报道,1031日晚8点开场4小时,京东健康滋补养生品类迎来热销,北京同仁堂破壁灵芝孢子粉成为该时段内滋补养生销量TOP3产品,同仁堂成为京东健康滋补养生销量TOP3品牌。双11开售(111日)首小时,天猫中药相关药品成交量同比增长近600%;据天下网商报道,在111日滋补品行业天猫全日销售金额榜单中,同仁堂品牌表现良好,排名第五。 

n  11同仁堂品牌销量良好,迎合健康消费新趋势公司为著名中华老字号,品牌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打通产业链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物流配送、药品零售一条龙。公司品种储备丰富,覆盖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妇科等领域。天猫双11期间,同仁堂品牌销售情况良好,以破壁灵芝孢子粉为代表的滋补养生品种热销。从行业来看,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保健、养生等健康需求逐步上涨,电商渠道便利基层用户了解及购买优质中医药产品,中医药成为今年双11消费者下单的热门选择,显示中医药可能引发养生新潮流。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著名老字号中药品牌,注重电商渠道建设,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下中医药养生潮流,补益类产品存在放量潜力  

n  公司将按照集团部署,开展国企改革工作今年6月,同仁堂集团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集团迈向高质量发展。公司作为集团下属核心子公司,是改革的发力点。1030日,公司发布第九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决定对本部组织机构进行部室合并、职能梳理及名称优化,调整后设置16个部室。同时,聘任冯莉女士为公司副总经理并代行董秘职责,我们认为公司改革正在进行时,治理体系有望优化,突破估值瓶颈。 

n  大品种战略稳步推进,混改有望提升盈利能力公司销售主要聚焦OTC市场,中成药集采对公司无显著影响。目前公司4+2营销改革持续稳步推进,围绕大品种发挥品牌优势,下沉终端,渠道管控力和市场秩序都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21年半年度,公司自有零售门店已达900家,零售网络逐步成熟。在广告推广方面,公司制定重点品种推广方案,深挖产品功能定位、优化搜索引擎关键词精准投放目标消费者。  

人口老龄化下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群增长迅速,公司心脑血管系列产品位于高景气赛道,公司用独门工艺维持安宫牛黄丸药性稳定、双天然原料形成疗效壁垒,历年来单价提升迅速,保值增值消费属性强,未来仍具备增长潜力。2021年上半年,公司5名产品共创收22.37亿元(+22.84%)。目前公司王牌单品和医药工业业务的毛利率未达到行业天花板,存在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国企改革有望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量价齐升趋势下进一步释放利润。 

n  投资建议:同仁堂股份品牌影响力大,估值瓶颈期系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牌共用舆情风险增加和国企体制等因素影响。伴随集团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的后续落地,公司有望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提高盈利能力。随着公司大单品战略和营销改革推进,人口老龄化及消费升级逻辑下公司高毛利类心脑血管类产品和高成长类补益类产品放量,公司业绩增长具备潜力,有望突破估值瓶颈期,凸显投资价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0.06亿元、182.75亿元和219.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9亿元、15.18亿元和19.43亿元,EPS分别为0.85元、1.11元和1.42元,对应PE分别为38X29X23X。我们给与公司2022PE估值区间为38-40X,对应目标价区间为42.18-44.40元,维持“买入”评级。 

n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国外经营贸易政策风险,国企改革行动实施风险,疫情反弹风险。 

上一篇: 行业研究*双11低增速缓和快递竞争,龙头或表现较强...
下一篇: 宏观研究*或已见顶的剪刀差——10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投诉电话:95514    传真:0755-83460310
投诉邮箱:tousu@cgws.com
请微信关注“深圳投资者服务”公众号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