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债市周观察(3.10-3.16)
报告类型: 固定收益研究
报告日期: 20250317
研究员: 李相龙,杨博文
【内容摘要】
3月14日当周,随着资金面阶段性转松(DR001中枢企稳于1.8%附近),短端利率企稳走强,大行AAA存单收益率回落至2%以下;而长端利率则受A股"东升西落"叙事持续发酵影响震荡回调,当前市场逻辑既受“资金紧平衡”又受“股债跷跷板”双重制约。具体来看:3月11日A股“东升西落”逻辑演绎推动风险偏好抬升,10年国债收益率由前日1.81%快速攀升至1.89%;3月12日资金面边际宽松,短端收益率修复;3月13日生育补贴等各项政策催化股市走强,10年国债在1.83%-1.86%区间反复博弈。
当前10年国债收益率来到了我们此前提到的1.80%-1.90%关键位置,受制于央行资金仍未实际宽松与股市分流效应,短期内债市下行路径尚不通常,变盘还需要降准甚至降息的实际落地。
2月份的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显著弱于预期,反映实体融资需求疲软和资金活化不足的双重困境,金融数据的边际变化为货币政策的发力提供了契机。此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两会记者会及3月13日央行党委扩大会议上也多次强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时隔两个月,官方再次集中释放宽松信号,类似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情况。然而,央行在选择操作时点时,还需权衡包括汇率和外部形势在内的多重约束,金融数据只是促进降准降息的因素之一,央行是否提前采取行动仍待考量。但我们认为随着后续基本面压力逐渐显现,二季度内宽松面大概率还是会到来。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