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行业报告*政策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券商、金融IT配置正当时-《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点评*非银行金融*刘文强 20250714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07-15 字号【
 
报告名称: 政策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券商、金融IT配置正当时-《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点评
报告类型: 行业报告
报告日期: 20250714
研究员: 刘文强
行业: 非银行金融
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
【内容摘要】
2025年7月11日,财联社报道证券业即将迎来全方面自律规则的修订或者新业务指引推出。中证协最新在行业发布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全文28条措施,对今后一段时期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中证协在文件发布时也提到,为更好地推动“1+N”系列政策在证券业自律管理领域有效落实落地,有必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考虑,进一步提升自律管理与服务的工作质效。
《意见》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意见》提出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发行承销自律规则,提升承销商发行定价能力,规范保荐承销收费行为,压实保荐承销责任;加强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优化网下投资者结构和数量,发挥分类名单、“白名单”等机制作用,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
《意见》针对承销保荐业务,有四个内容表述值得关注:
1.研究完善发行承销自律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上市项目筛选、辅导、尽职调查及上市后持续督导等环节的执业标准,压实“看门人”责任。2.研究将投价报告质量纳入投行执业质量评价体系,督促承销商高质量出具投价报告。3.进一步规范保荐承销费用收取,关注不正当竞争行为,严禁阶梯递增收费。4.综合考虑专业定价能力、持股期限等因素,研究建立网下投资者评价筛选机制,发挥分类名单、“白名单”等管理机制作用,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
我们认为,随着注册制推进,监管也是加大了对保荐承销等环节的查处力度,维护投资者尤其中小投资的利益。2024年,证监会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并购重组、退市等重点领域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力量精准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投资者最关切、最痛恨、最不能容忍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抓重点、办大案、树导向”,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合规经营,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界面新闻2025年5月20日报道,沪深交易所对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华福证券、五矿证券等采取监管警示措施,涉及IPO、再融资、债券承销等核心业务环节。监管部门明确表示,将坚持“罚到痛处、禁到怕处”,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严防资本市场“入口关”失守。
同时,要提升长期资金在新股定价的作用,社保基金、险资等长期资金具备更强研究能力,可纠正"重策略轻研究"的报价乱象。监管层通过《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长钱长投"制度体系,从源头改善"融资端强、投资端弱"的结构性矛盾。同时,监管进一步提高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沪深交易所2024年4月30日晚间共同发布了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关注事项的指引文件。2024年4月18日,东海证券因投价报告"撰写不审慎"成为因盈利预测不审慎受罚的案例被处罚。
《意见》引导督促券商服务功能发挥,并购、财富、跨境业务等持续迎来政策支持。《意见》通过引导督促证券公司将功能性放在首位,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意见》主要包括了1.做好规划、引导和动态跟踪,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分层分类推进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建设。2.引导激励证券公司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3.引导提升投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投入。4.加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加强投资研究能力,支持证券投顾业务转型,规范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推动优化做市等交易机制,拓展相关业务牌照等。5.推进场外市场建设,稳慎有序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更好地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6.推动证券业国际化,鼓励优质证券公司依法开展跨境业务,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更好地服务跨境业务需求。
我们认为,监管继续引导推进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建设,研判行业的并购重组整合将持续推进。监管持续支持并购重组业务发展,证券公司应加大并购重组业务投入,形成差异化发展。2024年9月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新质生产力开展跨行业并购,允许收购未盈利资产,并建立私募基金锁定期"反向挂钩"机制,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2025年5月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2+5+5"机制)、分期支付对价等创新安排。财富管理业务有望拓展新牌照,需在风险合规、满足准入门槛下,银行理财、保险产品等引入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的销售渠道,对投顾、风控人员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跨境业务已成为证券公司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头部券商通过全球化布局和业务创新实现显著增长,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2024年报数据显示,21家券商中15家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增长,表明行业整体上国际业务发展呈向好趋势,跨境业务在券商业务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其中头部券商表现尤为亮眼:华泰证券以143.4亿元收入及80.93%增速居首,中信证券、广发证券等依托全球化布局及东南亚新兴市场拓展,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区域选择来看,香港仍是战略核心,中资券商主导港股IPO保荐及承销;东南亚市场崛成为焦点,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加码布局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地。与此同时,境内外一体化协同成为战略关键词,头部券商通过数字化赋能、跨境业务整合多元化发展强化竞争力。
券商中报业绩预告显示高景气度,配置正当时。截至7月11日,已有7家券商股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告,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45%,国联证券、华西证券预增幅度更是突破10倍,其中国联民生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11.29亿元,同比增1183%左右,剔除“国联+民生”并表因素,净利仍增168%。Wind数据显示,2025H1股基日均同比+63.87%,环比-14.84%。

投资建议:我们判断,7月后国内外大事将迎来密集交织期,宏大叙事或是决定市场可能进一步走强的关键因素,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有望持续突破。短期来看,包括国泰君安国际获得稳定币相关牌照,引发市场广泛关注,8月1日《稳定市条例》实施。市场成交量近期有所放大,申万证券II成交量放到1050亿元,两融持续回升到1.87万亿(达到2.20附近水位),叠加如国盛金控等的靓丽中报,或对证券板块定价吸引力提升。交易节奏而言,市场可能要阶段性聚焦内部问题,具体或要看包括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定调,以及4中全会等重磅会议。并购线建议重点关注以信达证券、首创证券、中国银河等为代表个股;具有估值扩张空间的公司,推荐关注综合能力强、风险资本指标优化、受益ETF发展的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等;同时从赔率弹性角度,建议逢低关注布局金融IT板块,建议重点关注财富趋势、同花顺、九方智投(历史高位区间,子公司为方德证券在港展业)等;互金平台建议关注东方财富、指南针等;持续关注港股稳定币联动效应,包括大智慧(“财汇金融资讯”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国金证券、国泰海通、天风证券等;港股金融方面建议受益港股高景气的国泰海通、国联民生、中金等。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7%附近波动,受公募新规、红利风格等影响,保险板块高位波动,继续谨慎乐观看好保险板块的配置价值。2025年一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稳健增长,债券和股票占比提升至近年来最高水平;权益投资入市步伐加快,股票重点加仓交运板块,行业举牌热潮延续且集中在银行和公用事业板块。保险负债端总体表现平稳,需要密切关注权益市场走势。7月2日,财政部下《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涉及的文件指出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当年度指标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30%;3年周期指标为“3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5年周期指标为“5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20%。《通知》中涉及的文件指出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当年度指标为“当年(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权重为30%;3年周期指标为“3年周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权重为50%;5年周期指标为“5年周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权重为20%。我们认为,此《通知》有望为保险资金持续发挥好市场稳定器作用保驾护航,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此外,需要注意市场潜在的外部扰动。复盘2018年的主要贸易摩擦时间窗口,特朗普政府或可能单方面不遵守相关协议,后续对华的动作预计不断,贸易谈判或反复。市场参与者要注意中美5月14日后暂停关税的90天的时间点8月12日前后的市场波动。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加剧风险;中美利差持续倒挂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价格持续下行风险;股市系统性下跌风险;监管趋严风险。


下一篇: 长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苦于“弱现实”久矣,正视...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投诉电话:95514    传真:0755-83460310
投诉邮箱:tousu@cgws.com
请微信关注“深圳投资者服务”公众号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