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行业跟踪点评:反内卷+稳增长,双重逻辑下的修复性机遇
报告类型: 行业报告
报告日期: 20250724
研究员: 花江月
行业: 建材
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
【内容摘要】
事件: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7月19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林芝开工,对此点评如下:
供给端:反内卷已成行业共识,各方共同发力 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竞争”,“反内卷”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5月发改委再次提及整治“内卷式”竞争,6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提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1水泥行业:水泥行业反内卷显效,供给端改善可期 水泥行业通过政策引导与企业协同发力,阶段性缓解超产困局,供给端进一步改善可期。近年来,受下游地产需求持续下滑、基建需求偏淡影响,水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难题。供给端,水泥熟料产能超产严重且自然出清慢,根据数字水泥网统计,2023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设计产能18.4亿吨,实际产能却突破21亿吨,超产比例超14%,2024年熟料实际产能利用率仅53%,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需求端则持续疲软,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9.5%,2025年1-6月仍同比4.3%。为破解困局,政策与行业协同发力。2024年10月,工信部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生产线实际日产量不得超备案产能110%,要求超产产能2025年底前补齐指标。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如海螺水泥通过关停旧线、产能置换补充超产线。截至2025年4月,全国已有57条生产线通过产能置换补齐指标,补充熟料产能约1945万吨,同步退出41条生产线、退出产能3165万吨,实际净减少产能1210万吨,产能过剩矛盾得到阶段性缓解。未来若行业进一步实现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的统一,供给端预计将出现实质性缩减。 2025年水泥行业错峰天数增加,一季度成效突出,进一步推动错峰生产常态化。政策层面,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推动错峰生产常态化;2025年6月,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定期披露水泥错峰生产执行情况的通知》,定期披露执行情况并执行表彰和监督。2025年以来落实至“月度错峰”实现精准调控,错峰力度高于去年,全国多数地区一季度错峰生产计划天数同比提升5%-10%。长三角6月计划错峰12天、减产40%,虽然因执行欠佳,华东高标水泥均价环比下降14元/吨,价格管控效果打折扣,但全年角度仍看好企业维护价格的决心。 水泥行业“反内卷”持续发力,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转向2025年上半年大幅扭亏,整体盈利亮眼。202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内卷严重,受价格战影响,水泥价格跌破成本价,上半年全行业亏损12亿元,行业陷入低迷。转折始于下半年的“反内卷”行动。在政策引导与行业自律下,企业通过错峰生产调控供给,减少过度竞争。随着供需矛盾缓解,行业利润逐步回升,走出上半年的困境。2025年上半年,改善趋势持续显现,一季度尤为突出。需求端虽仍有压力,但下滑幅度明显减缓。供给端多数地区错峰生产计划力度加大,动态调节减少供应,库存保持合理。价格方面,一季度全国水泥均价397元/吨,同比涨9.3%,得益于煤炭价格下降及水泥价格回升,共同带动行业利润达15-20亿元,实现同比扭亏。尽管二季度受需求疲软及错峰执行放松影响,价格有所回落,但上半年整体盈利亮眼,利润总额预计150-16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大幅改善。 1.2光伏玻璃行业:长期受低价影响,头部玻璃厂商集体减产30% 光伏行业受产能过剩与低价竞争内卷困扰,十大光伏玻璃厂商集体减产30%应对内卷困境。2024年,光伏行业供需失衡明显。据工信部数据,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654GW、588GW,而InfoLink预估的全球需求仅为469-533GW,产量远超市场需求,供需错配加剧了行业竞争。这导致2024年光伏主要产品呈现“量涨价降”态势,多晶硅、组件价格同比分别下跌39.5%、29.7%。为破解这一困局,国家在政策层面已采取行动,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推动光伏行业向“质量优先”方向发展。市场中,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于2025年7月集体启动减产30%的计划,成为行业“反内卷”的重要举措。这一行动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引导企业签署自愿控产自律公约相呼应,既通过减少低效供给缓解价格压力,也为企业腾出技术研发和品质升级的空间,推动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拼创新”,是市场机制与行业自律协同破解过度竞争的典型实践。 1.3防水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提价缓解行业低价内卷格局 防水行业困于低价抢单的内卷与成本攀升压力,头部企业集体提价。在国内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恢复阶段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防水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内卷严重,加之上游化工原材料价格攀升,巴斯夫、万华化学等巨头上调MDI、TDI价格,叠加沥青、SBS等成本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为破除这一困境,2025年6-7月以来,防水行业掀起集体提价潮,以应对“内卷式”竞争和成本压力,响应国家反内卷的号召。7月以来,防水行业迎来新一波“涨价潮”。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防水、卓宝科技、桂湖防水、宏源防水、大禹防水、阿尔法、雨中情、九阳防水、欣城防水等超10家主流防水企业先后发布调价函,宣布上调旗下产品价格,涵盖了防水涂料、美缝剂、瓷砖胶、卷材类等多个品类,涨幅普遍在1%至13%之间。防水行业此轮“反内卷”涨价潮绝非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选择,标志着防水行业正在通过集团行动来摆脱长期低价竞争的循环,有利于供给格局的进一步重塑。 需求端: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推动水泥需求增长,政策持续发力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将大幅提升西藏区域水泥需求。2025年7月19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林芝开工,该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模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催生巨量水泥需求。据水泥网数据,结合其以隧洞引水为主的建设特点及同类工程数据测算,项目将带动3000-3500万吨水泥需求,年均水泥消费增量300-350万吨,年均增量占西藏当前消费量的22%-26%,未来至少十年,西藏地区水泥需求将获得坚实保障。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显示,西藏地区共有熟料生产线15条,合计产能1462.2万吨。其中,当地企业西藏天路熟料产能规模最大,占比33.9%;华新水泥占比23.7%,位列第二;中国建材排名第三,占比19.1%;雅曲新型建材占比10.6%,位居第四位;西藏开发投资集团和海螺水泥并列第五,二者占比均为6.4%。总体看来,西藏地区水泥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良好。 2024年以来水利管理投资高增,基建投资或成为经济稳增长抓手。截至2025年6月,水利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5.4%,2023及2024年同期分别为9.6%、27.4%,在去年高基数的前提下保持高位,仍然展现较为强劲的动力;2025年前6个月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8.9%;2025年前5个月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0.4%;2024年前6个月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7.7%,受季节波动等因素基建投资增速略有放缓,预计下半年仍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投资建议: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双重修复下的改善机会,建议关注雅江下游水电站相关度较高、供给端持续改善的华新水泥、西藏天路(未覆盖),减水剂企业苏博特、红墙股份,防水企业东方雨虹、科顺股份;若后续政策力度加大,建议进一步关注旗滨集团、塔牌集团等。 风险提示:市场回调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超预期;下游需求或低于预期;环保政策或出现反复;行业竞争加剧等。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