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策略视角下的出海投资机会之二——医药出海新旋律*汪毅 20240205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2-08 字号【
报告名称: 策略视角下的出海投资机会之二——医药出海新旋律
报告类型: 投资策略研究
报告日期: 20240205
研究员: 汪毅
 
【内容摘要】
近十年,医药板块经历两轮牛市和一轮熊市,国内因素对其影响较大,但海外业务也在逐步加深对医药板块估值的影响,一方面我国2023年医药企业license-out交易呈现显著增长,工程师红利逐步显现,另外一方面,我国主要出海地如美国创新药品的价格高于国内,对于医药企业的利润端有正向做用。从以往年份来看,医药制造业的收入和利润在大趋势上和我国医保基金支出保持一致,但是并不完全同步,这背后反映的逻辑是:虽然我国医药消费大部分来自于医保支出,但是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医药制造业的经营情况:1)医保政策对药品价格的控制;2)医药企业的出口和海外业务的扩展。
受到国内医药企业“内卷”和医保支付模式转变的掣肘,近年来我国医药企业在国内业务的利润空间不断被降低,2022年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80%,出海谋求更广阔的市场成为以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为代表的药企的必然选择,一些头部企业如复星医药、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早已开始布局出海。我国医药企业出海模式以license-out为主,2024年可能是医药出海爆发的元年,2024年1月1日至2月4日仅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国license-out的交易金额已经达到了91.46亿美元,2024年有望成为我国医药出海爆发式增长的元年,根据财新网的报道,高盛(GoldmanSachs)在2023年7月一份医疗保健行业分析文章指出,全球制药行业拥有7000亿美元可用于投资收购或投入研发,随着行业内一些药物的专利到期,这笔资金显得异常重要。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过,但工程师红利崭露头角。2022年,我国在NatureIndex的share和count两项指标中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工程师红利在我国医药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从药物研发规模来讲,我国医药企业拥有丰厚的资源和庞大的规模。根据Citeline发布了《2023年医药研发年度回顾》,截至2023年1月,中国拥有正在开发中的药物管线5033个,占全球总管线比例由从上一年度的20.8%上升到23.6%,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
海外药品价格能够提供丰厚的利润来源也是驱动我国医药企业出海的主要原因。由于各国定价机制和医疗保险的结构不同,医药用品尤其是创新药的价格在国内和西方国家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在中国,药品价格受到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的调控,基本医保已覆盖全民,保障了广大人民的医疗需求。相比之下,美国的药品销售更多地追求药企的利益目标,其价格形成机制不透明,导致药品价格较高。
从行业机会和趋势来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出海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通过两个指标选取了一些出海业务可能会带来增长点以及估值较为合理的、有弹性的标的:1)海外业务收入三年期复合增速(2020-2022年)在10%以上;2)PEG≤1。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紧张、美国加收关税、海外市场准入趋严、药物研发风险
上一篇: 长城证券*投资策略研究*2023年报业绩预告:金融消...
下一篇: 长城证券*行业报告*关注绩优龙头防御价值*轻工制造...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投诉电话:95514    传真:0755-83460310
投诉邮箱:tousu@cgws.com
请微信关注“深圳投资者服务”公众号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