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证券*行业报告*智能终端加速创新,机器人产业持续突破,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通信*侯宾,姚久花 20250908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09-09 字号【
 
报告名称: 智能终端加速创新,机器人产业持续突破,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报告类型: 行业报告
报告日期: 20250908
研究员: 侯宾,姚久花
行业: 通信
投资评级:强于大市(维持)
【内容摘要】
本周策略观点:
智能终端加速创新,持续看好相关环节投资机会。2025年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
AI手机:硬件层面,SoC、存储性能不断提升,电池、散热、面板等技术持续进步,助力手机硬件能力不断增强。软件应用层面,从生成式AI逐步向全域AI升级优化,更加关注AI在系统级、场景级、跨应用级中的应用及赋能。根据Counterpoint,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将有1/3支持GenAI,全年出货量预计将超过4亿部。相比之下,2024年这一比例为1/5。GenAI在智能手机中的集成速度超出预期,这一趋势受到芯片技术的进步以及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轻量级大语言模型(LLM)发展的推动。因此,GenAI功能已逐步成为高端机型的标配,并将在2025年开始迅速向中端市场渗透。
AIPC:2025年2月25日,联想推出全球首款部署Deepseek端侧大模型的AIPC——联想YOGAAIPC元启系列新品。苹果则在2024年11月发布其AIPC,MacBookPro搭载M4系列芯片使其AI性能明显提升。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C114通信网援引Canalys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AI电脑出货量达到1540万台,环比增长18%,占PC总出货量的23%。2024年全年,AI电脑出货量占PC总出货量的17%。细分到品牌方面,苹果在AI电脑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市场份额高达54%;联想和惠普紧随其后,各占12%的市场份额。
AI可穿戴设备:伴随AI终端的持续创新,AI可穿戴设备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不仅局限于眼镜,诸如手环、耳机、戒指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出。
根据洛图科技,AI耳机的爆发式增长集中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进入2025年后,AI耳机的价格进一步下探,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AI耳机传统主流电商市场中,500元以下产品凭借价格竞争力占据了60.1%的销量份额,对比去年同期提升了46.7个百分点。
作为智能穿戴设备另一核心载体的AI眼镜方面,2025年6月20日,Meta与美国知名运动品牌欧克利(Oakley)联合发布了新款AI眼镜OakleyMetaHSTNPerformance,6月27日,小米亦推出其首款AI眼镜。
根据洛图科技,2025年上半年,小米、雷鸟创新、联想、李未可等品牌的智能眼镜正式上市;进入下半年,阿里、中国电信等已在7月底推出了相关产品,360、字节跳动、三星、理想、老凤祥、KTC康冠等来自各个领域的跨界品牌旗下的AI眼镜新品将陆续上市。预计2025年全年,智能眼镜市场的全渠道零售量则有望接近140万台,同比上涨216%。
我们认为,AI手机、AIPC产业持续突破,头部厂商加速推出新产品,AI穿戴设备方面则迎来AI耳机、眼镜等多形式的持续演进,同时顶层设计方面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支撑智能终端发展,伴随大模型逐步轻量化以及端云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加速智能终端的突破,我们持续看好芯片算力终端厂商等各环节投资机会。
机器人产业持续突破,商业化落地进一步加快。2025年9月2日,宇树科技发布声明,根据IPO计划,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之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申报文件,届时公司的相关经营数据将会正式披露。此外,宇树科技进一步宣布,以2024年为例,其收入结构中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零部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约占65%、30%和5%。其中,大约80%的四足机器人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其余20%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测和消防。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
2025年9月3日,优必选宣布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该合同以人形机器人WalkerS2(具备自主热插拔换电系统)为主,优必选将在今年内启动该合同交付。
海外方面,2025年9月2日,特斯拉正式发布其“宏图计划”第四篇章。针对人形机器人Optimus,特斯拉则认为其能够改变人们对劳动的认知,尤其是能帮助人们摆脱枯燥或危险的工作。特斯拉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快创新,我们打造的每一款产品都比上一款更高效、更可持续。”
我们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仍处于进厂打工阶段,各类诸如汽车厂商、家电、云厂商持续拓展机器人产业市场持续繁荣,人形机器人相关订单加速落地,伴随海内外人形机器人持续加速迭代,机器人逐步从硬件端的演进上探至大小脑的演进,随着机器人厂商融资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持续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市场回顾:本周(2025年9月1日-2025年9月5日,下同)通信(申万)指数下跌2.68%;沪深300指数下跌0.81%,行业跑输大盘1.87pct。
重点推荐(已覆盖):淳中科技、鼎通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工业富联、三旺通信、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美格智能、瑞可达、深南电路、崇达技术、腾景科技、经纬恒润、德赛西威、中科创达、和而泰、鸿日达。
建议关注的标的:运营商/国资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深桑达A、易华录;主设备商&服务器:浪潮信息、紫光股份、星网锐捷、中科曙光;光模块:新易盛、华工科技;光芯片:源杰科技;IDC:英维克、佳力图、申菱环境、数据港;卫星互联网:震有科技、海格通信、中科星图、上海瀚讯、创意信息、海能达;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镭科技;PCB:兴森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世运电路、崇达技术;连接器:鼎通科技,瑞可达;掩膜版:路维光电、清溢光电;线缆:新亚电子;算力模组:美格智能、移远通信、广和通;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三旺通信;域控制器:经纬恒润、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均胜电子、朗特智能、和而泰、拓邦股份;操作系统/软件:中科创达、光庭信息;MR产业链:蓝特科技、兆威机电、领益制造、鹏鼎控股、长盈精密;智能终端:广和通,中石科技,岱勒新材;量子通信:国盾量子、IonQ、QuantumComputingInc.、D-WaveQuantumInc.、IBM、Honeywell。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下一篇: 长城证券*行业报告*第三阶段费改落地,助力行业高...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投诉电话:95514    传真:0755-83460310
投诉邮箱:tousu@cgws.com
请微信关注“深圳投资者服务”公众号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