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1:2018年保费整体下滑趋势如期收窄
今年年初受到134号文件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年金险受到一定冲击,保险公司销售策略纷纷转型和调整,保费增速放缓。接近年末,银保监会公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和《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险资入市,加强市场流动性,促进保险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年初保费收入略微下滑后保持稳定。今年1-10月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达3.30万亿元,同比增长2%,收入降幅收窄。
要点2:短期预期开门红健康调整,需关注险企策略调整的分化效应
2018年即将收官,明年1月份的“开门红”大战就在眼前。但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一些转型走在前面的大型保险公司不再单纯为“开门红”推出某种特定产品,而是将竞争点转向保障全覆盖服务。保险产品逐渐从理财型向长期保障型转型,产品结构调整会使保障型产品、健康险产品大幅增加,理财险型产品相对减少。但是短期内,2019年开门红仍然是以理财型产品为主,预期存在一定的扰动因素而下行承压,开门红的第二阶段将是看保障型的产品的角逐。
要点3:主打个险渠道、健康险或将成为主力、依靠长期续期业务
为扩大业务规模,实现保费增长,保险公司进行增员和渠道建设,随之加大了费用投入。从2013年开始六家上市保险公司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在营业支出中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以健康险为代表的长期保障型产品成为主力。以健康险为例,中国太平增速领衔上市险企。2018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健康险业务收入148.11亿元,同比增长114.50%,占比远高于2017年中的7.7%,高达14.8%,传统寿险占比由2017年中的21.1%迅速下滑至2018年中的5.2%;中国平安长期健康险收入446.91亿元,同比增长40.04%,是除年金险以外增长最快的险种;中国人寿健康险业务收入480.9亿元,同比增长28.84%,占保险业务的13.34%;新华保险健康险业务收入222.29亿元,同比增长33.9%,健康险拉动了保费收入的增长;中国人保健康险业务收入80.7亿元,同比下降7.58%。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