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本周研究专题:边缘计算方兴未艾,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ü 边缘计算优势显著,云边协同大势所趋:相比于云计算的集中部署、距离用户侧较远的特点,边缘计算是一种分布式的基础设施,距离用户侧或数据源更近,能有效解决带宽成本高、时延较长、流量汇集过大等问题,更好支持实时性强和带宽密集型业务。因而,边缘计算适用于局部性、实时和短周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云计算擅长于全局性、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两者互补、相辅相成。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2023年,将有42.4%的企业采用边缘+核心的组合架构建立和运行数据库,设备架构向“云-边-端”三级架构演进迭代。由于数据的产生更多来自端侧和边缘,边缘数据中心将会成为理想的承载基础设施去处理更多对时延要求更高的业务。根据信通院预测,未来边缘市场规模将超万亿,有望成为与云计算平分秋色的新兴市场,广阔市场空间将带给整个数据中心产业界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崭新的发展机遇,边缘数据中心发展大势所趋。
ü 边缘计算受多重驱动,市场规模迎高速扩张:首先,政策重点拓展5G应用,催发边缘计算需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和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亿元,重点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而边缘计算可助力5G解决三大应用场景,即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超可靠低延时通信)中的实施问题,故而政策推动5G大规模发展的同时将助力边缘计算需求大幅提升。此外,随着云计算、5G、AI、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全球数据流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2016-2019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规模从每年6.8ZB增长至每年14.1ZB,2021年全球数据流量有望突破20ZB。数据流量的爆发给云端储存数据带来挑战,边缘计算在帮助云端储存计算数据中作用凸显,数据流量爆发将成为边缘计算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博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23 GREAT WALL SECURITIES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 粤B2-20030417号